供氮方式对黑土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严君 [1 ,2 ]
韩晓增 [1 ,2 ]
祖伟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院重点实验室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尿素; 无机态氮; NH4+-N; NO3--N; 黑土;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1.01.038
中图分类号
S158.2 [土壤肥力测定];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好气恒温培养法,通过一次和分次供氮的方式,研究不同尿素施用量对黑土土壤无机态氮浓度的短期效应。结果表明:CK处理(不供氮方式)在培养期间,NH4+-N的浓度始终保持较低水平,而NO3--N浓度则呈稳步上涨的变化态势;pH值稳定在6.0~6.3之间;硝化率则稳定在90%左右。一次供氮方式各处理NH4+-N的浓度,在施氮后第3d时达到最大,第20d后趋于稳定;NO3--N的浓度则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土壤的pH值与NH4+-N的浓度的变化规律相似,在培养后的第3d达到峰值,而后开始下降,在培养第10d时,各处理的pH值趋于稳定,且明显低于CK;而硝化率则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在第20d时已与CK无显著差异,趋于平缓。分次供氮各处理在第1次施氮1d后,NH4+-N浓度达到峰值,之后开始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另外3次施氮后NH4+-N浓度变化与此类似,且每次施肥后第3d和第10d土壤NH4+-N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NO3--N浓度在第1次施氮1d后,各处理差异不明显,第3d达到最大,但整体上是呈稳步增长的变化趋势;各处理的pH值的变化情况与一次供氮的情况相似;土壤硝化率硝化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整体呈逐步上升的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63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大豆共生固氮能力对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响应与调控 [J].
韩晓增 ;
严君 ;
李晓慧 .
大豆科技, 2010, (01) :6-8
[2]   长期施肥对黑土氮素矿化与硝化作用特征的影响 [J].
王斯佳 ;
不详 ;
韩晓增 ;
不详 ;
侯雪莹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2) :170-173+190
[3]   长期试验地潮土的矿化与硝化作用特征 [J].
范晓晖 ;
林德喜 ;
沈敏 ;
钦绳武 .
土壤学报, 2005, (02) :340-343
[4]   尿素施肥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J].
侯彦林 ;
王曙光 ;
郭伟 .
土壤通报, 2004, (03) :303-306
[5]   不同肥土比对NO3--N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 [J].
王曙光 ;
侯彦林 ;
郭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2) :148-151
[6]   稻田田面水中三氮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J].
王强 ;
杨京平 ;
沈建国 ;
郑洪福 ;
余永远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3) :51-54
[7]   旱地土壤中的硝化-反硝化作用 [J].
范晓晖 ;
朱兆良 .
土壤通报, 2002, (05) :385-391
[8]   不同施氮量对土壤NO3--N累积的影响 [J].
袁新民 ;
杨学云 ;
同延安 ;
李晓林 ;
张福锁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01) :8-13+39
[9]   尿素在草甸褐土中分解转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J].
边秀举 ;
巨晓棠 ;
刘学军 ;
张福锁 ;
李晓林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4) :23-26
[10]   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的硝化和反硝化活性研究 [J].
潘映华 ;
李良谟 ;
伍期途 ;
李振高 .
土壤, 1988, (04) :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