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淤泥质潮滩侵蚀堆积空间分析

被引:13
作者
李恒鹏
杨桂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 淤泥质潮滩; 侵蚀与堆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 [海洋地质学];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通过野外滩地长期水准详测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 GRID和 TIN模块产生潮滩高程、坡度、二维剖面、侵蚀与堆积分布图 ,并获取测点所在位置的高程、坡度和侵蚀量。对获取的数据及空间分布图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侵蚀主要发生在 - 7m以上的岸坡和潮滩 ,堆积主要出现于广阔的深水岸坡和部分高滩 ,侵蚀速率以滩前深槽岸坡最快 ,年侵蚀率达 1 7.9cm/a,并呈加速趋势 ,海岸线向陆后退速率为 31 m/a,侵蚀、堆积的闭合深度约为 - 9.5m。空间分布表现为自北而南的 3个明显分带 ,即潮滩轻微侵蚀区 ,滩前深槽岸坡强烈侵蚀区和深水岸坡缓积区 ,东西向比较 ,东部、中部侵蚀大于西部
引用
收藏
页码:278 / 2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海平面上升的海岸形态响应研究方法与进展 [J].
李恒鹏 ;
杨桂山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5) :598-603
[2]   近岸波、流作用下结构物附近海岸演变的数值模拟 [J].
张海文 ;
陶建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1) :117-124
[3]   长江三角洲海岸剖面闭合深度的研究——Bruun法则及其应用的基本问题 [J].
陈西庆 ;
陈吉余 .
地理学报, 1998, (04) :37-45
[4]   淤泥质岸滩侵蚀堆积动力机制及剖面模式──以连云港地区淤泥质海岸为例Ⅰ [J].
樊社军,虞志英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3) :77-85
[5]   海平面上升与海滩侵蚀 [J].
王颖,吴小根 .
地理学报, 1995, (02)
[6]   海平面上升对长江三角洲和苏北滨海平原海岸侵蚀的可能影响 [J].
季子修 ;
蒋自巽 ;
朱季文 ;
杨桂山 .
地理学报, 1993, (06) :516-526
[7]   波浪掀沙、潮流输沙的数值模拟 [J].
曹祖德 ;
王桂芬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1) :107-118
[8]   杭州湾北岸高能潮滩的基本特征 [J].
曹沛奎 ;
董永发 ;
严肃庄 ;
谷国传 .
海洋与湖沼, 1989, (05) :412-421+494
[9]  
中国海洋发育过程和演变规律[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吉余等著, 1989
[10]  
The Bruun rule of erosion by sea-level rise: a discussion on large-scale two-and three-dimensional usages .2 Bruun P.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