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共伴生资源精准协调开采——以鄂尔多斯盆地煤与伴生特种稀有金属精准协调开采为例

被引:45
作者
袁亮 [1 ,2 ]
张通 [1 ]
赵毅鑫 [1 ]
任波 [2 ]
郝宪杰 [1 ]
徐超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煤炭深部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精准协调开采; 预留走廊; 煤与伴生资源; 技术途径; 特种稀有金属;
D O I
10.13247/j.cnki.jcumt.000677
中图分类号
TD8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国家能源需求、新一轮科技创新及煤与共伴生资源赋存现状,为实现科学技术指导下的煤与伴生资源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提出了煤与共伴生资源精准协调开采概念及预留走廊开采技术手段.精准协调开采是以生态资源保护为前提,基于透明空间地球物理技术、多物理场耦合理论,采用数字化、信息化及智能化手段,精确勘探资源赋存环境,利用预留走廊开采技术手段,精准定量确定煤、油、非常规天然气、特种稀有金属、水等叠置资源开发模式,智能生成最优开采技术方案的煤与共伴生资源科学开采方法.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聚焦煤与伴生特种稀有金属精准协调开采,具体分析开采所涉及的资源间作用、地下水、地表生态、多场动态信息数字化定量与采集传输的关键科学问题,制定精准协调开采安全等级初步评价标准,进一步分析了精准协调开采关键技术,并提出相关举措及建议,对煤与共伴生资源中长期开采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49 / 4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煤与煤系伴生资源共采的理论与技术框架
    黄炳香
    赵兴龙
    张权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16, (04) : 653 - 662
  • [2] 薄基岩厚松散层深部采场裂隙带几何特征及矿压分布的工作面效应
    张通
    袁亮
    赵毅鑫
    郝宪杰
    [J]. 煤炭学报, 2015, 40 (10) : 2260 - 2268
  • [3] 充填采煤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及展望
    缪协兴
    巨峰
    黄艳利
    郭广礼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5, 44 (03) : 391 - 399+429
  • [4] 深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特征
    刘英锋
    王世东
    王晓蕾
    [J]. 煤炭学报, 2014, 39 (10) : 1970 - 1976
  • [5] 河流下限高协调开采方案
    余学义
    王飞龙
    赵兵朝
    [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3 (09) : 1183 - 1187
  • [6] 基律纳铁矿智能采矿技术考察报告
    文兴
    [J]. 采矿技术, 2014, 14 (01) : 4 - 6
  • [7] 我国煤层气矿井中—长期抽采规模情景预测
    袁亮
    秦勇
    程远平
    孟建兵
    申建
    [J]. 煤炭学报, 2013, 38 (04) : 529 - 534
  • [8] 承压工作面底板破断规律双向加载相似模拟试验
    赵毅鑫
    姜耀东
    吕玉凯
    崔志静
    [J]. 煤炭学报, 2013, 38 (03) : 384 - 390
  • [9] 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胡炳南
    [J]. 煤炭科学技术, 2012, 40 (11) : 1 - 5+18
  • [10] 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
    许家林
    朱卫兵
    王晓振
    [J]. 煤炭学报, 2012, 37 (05) : 762 - 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