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全新世环境变化与文化起源及传播的关系

被引:14
作者
翁齐浩
机构
[1] 美国亚利桑纳大学地理学与区域发展学系 塔克森AZ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环境变化; 文化起源; 文化生态; 文化传播;
D O I
10.13249/j.cnki.sgs.1994.01.001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珠江三角洲全新世环境变化直接导致不同文化类型的演替、园圃业与稻作业的兴起,特别是海陆变迁、水系河网演变促进了珠江三角洲晚期原始文化和稻作文化的传播,并最终促使文化区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99 +9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J].
严文明 .
农业考古, 1989, (02) :72-83
[2]   中国南方农业的起源及其特征 [J].
童恩正 .
农业考古, 1989, (02) :57-71
[3]   稻作渔捞的生产方式与吴越文化的个性特征 [J].
郑土有 .
浙江学刊, 1989, (03) :117-121
[4]   试论西樵山文化 [J].
杨式挺 .
考古学报, 1985, (01) :9-32
[5]   试论珠江三角洲地区象、鳄、孔雀灭绝时期 [J].
曾昭璇 .
华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1) :173-185
[6]  
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环境演变[M]. 海洋出版社 , 李平日等著, 1991
[7]  
古南越国史[M].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余天炽等著, 1988
[8]  
珠江三角洲自然资源与演变过程[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中山大学地理系《珠江三角洲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1988
[9]  
纪念马坝人化石发现三十周年文集[M]. 文物出版社 , 广东省博物馆、曲江县博物馆编, 1988
[10]  
文化学辞典[M].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 覃光广等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