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和行为干预在梅毒控制中的作用

被引:22
作者
叶兴东 [1 ,2 ]
何婉苹 [1 ,2 ]
黄雪梅 [1 ,2 ]
汤少开 [1 ,2 ]
刘颖 [1 ,2 ]
朱慧兰 [1 ,2 ]
张锡宝 [1 ,2 ]
机构
[1]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
[2] 广州市性病防治监测中心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性传播感染; 筛查; 梅毒; 行为干预;
D O I
10.13419/j.cnki.aids.2013.01.020
中图分类号
R759.1 [梅毒];
学科分类号
100206 ;
摘要
目的探讨性病哨点机构(包括哨点医院和专科哨点机构)开展梅毒筛查和行为干预,在梅毒控制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哨点医院和专科哨点机构分层抽样,选取广州市15个性病监测哨点,统计2005-2010年各机构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筛查量,分析两类哨点梅毒筛查的人次及阳性率变化趋势,以及同期因卖淫嫖娼被治安收容人群的梅毒感染率趋势。同时,统计同期哨点机构开展的行为干预的工作量。结果 6年间,累计筛查39.8万人次,发现RPR阳性1.41万人次,阳性率3.54%;哨点机构初诊RPR筛查人次年均递增22.00%,RPR阳性率由4.06%下降至2.83%。按照不同哨点机构来源分析,性病专科哨点机构RPR阳性率分别从7.81%上升到12.19%,而哨点医院RPR阳性率则从3.79%下降到2.56%。卖淫嫖娼人群的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双阳性率,由2005年的5.85%下降到2011年的4.03%。结论广州市性病哨点医院普通人群梅毒筛查量逐年增加,结合性病哨点专科机构对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及行为干预,在广州市梅毒控制中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艾滋病流行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J].
杜建伟 ;
聂绍发 .
中国热带医学, 2008, (07) :1249-1251
[2]   广州市性工作者STD/AIDS认知水平干预效果分析 [J].
梁碧华 ;
叶兴东 ;
汤少开 ;
黄雪梅 ;
谭学英 .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01) :93-95
[3]   性服务工作者性病和艾滋病的干预研究 [J].
李真 ;
田丽闪 .
中国热带医学, 2007, (07) :1098-1099+1126
[4]   我国梅毒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J].
陈祥生 .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08, (02) :73-77
[5]   广州市性病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J].
曹文苓 ;
梁艳华 ;
叶兴东 ;
李平 ;
吴德标 ;
黄雪梅 ;
汤少开 ;
林路洋 ;
张莉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8, (02)
[6]  
China’s Syphilis Epidemic: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eroprevalence Studies[J] . Charles C. Lin,Xing Gao,Xiang-Sheng Chen,Qiang Chen,Myron S. Cohen.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 200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