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耕地压力分析及趋势预测

被引:18
作者
陈薇
张跃
机构
[1] 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
关键词
耕地压力指数; 灰色GM(1,1)模型; 安徽省;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0.05.020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采用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1980-2005年的相关数据,使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该省的耕地压力指数。研究表明:安徽省的耕地压力指数呈递增趋势,从1980的0.997 8增加到2005年的1.313 7。通过对2005年安徽省17个地市的测算,发现各地区的耕地压力指数差异不是十分明显,但各地区的耕地压力指数均较大,且耕地压力呈现出东北部和南部高、中西北部略低的趋势。导致各地区耕地压力指数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不断增加的人口和不断减少的耕地面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盲目追求导致不正确的消费观念;较低的粮食单产和担负国家商品粮基地较高的粮食自给率。最后,使用灰色GM(1,1)模型对安徽省未来25 a进行预测,发现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提高,但通过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粮食单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耕地资源,引导合理消费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耕地压力指数。
引用
收藏
页码:831 / 8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J].
李玉平 ;
蔡运龙 .
干旱区地理, 2008, 31 (06) :951-958
[2]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之价值标准探讨 [J].
张效军 ;
欧名豪 ;
高艳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154-160
[3]   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定位与战略 [J].
刘彦随 ;
彭留英 .
经济地理, 2008, (04) :646-649
[4]   安徽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J].
樊小凤 ;
程久苗 ;
吕军 ;
王秉建 ;
李琴 .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9) :126-128
[5]   安徽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J].
孔令聪 ;
胡永年 ;
王光宇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5) :525-528
[6]   中国耕地警戒值的测算与讨论 [J].
冉清红 ;
岳云华 ;
谢德体 ;
魏朝富 ;
冉瑞平 .
资源科学, 2007, (03) :158-164
[7]   中国耕地压力指数时空规律分析 [J].
朱红波 ;
张安录 .
资源科学, 2007, (02) :104-108
[8]   灰色模型GM(1,1)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J].
米鸿燕 ;
蒋兴华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 (01) :81-83+96
[9]   中国耕地资源区域变化态势分析 [J].
邵晓梅 ;
谢俊奇 .
资源科学, 2007, (01) :36-42
[10]   山东省耕地压力现状分析 [J].
王建源 .
当代生态农业, 2005, (Z1)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