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变质大理岩中的白云石分解结构:大陆地壳物质深循环的新证据

被引:4
作者
朱永峰
机构
[1]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关键词
苏鲁超高压地体; 菱镁矿大理岩; 白云石分解; 大陆物质深循环; 地幔禁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中产出的与柯石英榴辉岩共生的大理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变,根据退变程度差异识别出三类大理岩:菱镁矿大理岩(弱退变)、滑石大理岩(中等退变)和透闪石大理岩(强烈退变)。菱镁矿大理岩的稳定矿物组合是单斜辉石+白云石+方解石,菱镁矿仅仅在方解石中与方解石集合体镶嵌共存。单斜辉石发育出溶结构且局部形成由角闪石和钠长石组成的后成合晶。另外两类大理岩不含菱镁矿,但含滑石和/或透闪石。在菱镁矿大理岩中观察到白云石的分解反应:(Mg,Ca)(CO3)2=MgCO3+CaCO3,说明这些大理岩是大陆地壳物质俯冲到地幔>180km(甚至超过210km)后返回到地表的产物。所观察到的白云石分解反应表明,苏鲁地区大陆地壳物质在所谓的“地幔禁区”俯冲,俯冲的温度增加梯度可能为-4.2℃/km。大陆地壳物质以如此低的温度梯度俯冲意味着非常高的俯冲速度。如此深循环的大陆地壳物质同时也经历了非常快的折返过程。这是白云石分解结构这种标志超高压条件下进变质反应阶段的证据得到保存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47 / 3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科学目标及初步成果
    许志琴
    [J]. 岩石学报, 2004, (01) : 1 - 8
  • [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100~2050m)榴辉岩岩石化学研究
    张泽明
    许志琴
    刘福来
    游振东
    沈昆
    杨经绥
    李天福
    陈世忠
    [J]. 岩石学报, 2004, (01) : 27 - 42
  • [3]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石榴石橄榄岩中含钛硅镁石出溶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许志琴
    陈晶
    杨经绥
    李旭平
    陈方远
    [J]. 地质学报, 2003, (04) : 549 - 555
  • [4] 苏鲁地体超高压矿物的三维空间分布
    刘福来
    张泽明
    许志琴
    [J]. 地质学报, 2003, (01) : 69 - 84+148
  • [5] 秦岭发现金刚石:横贯中国中部巨型超高压变质带新证据及古生代和中生代两期深俯冲作用的识别
    杨经绥
    许志琴
    裴先治
    史仁灯
    吴才来
    张建新
    李海兵
    孟繁聪
    戎合
    [J]. 地质学报, 2002, (04) : 484 - 495
  • [6] 南苏鲁造山带根部的物质组成及变质作用
    张泽明
    许志琴
    刘福来
    孟繁聪
    杨天南
    李天福
    殷秀兰
    [J]. 地质通报, 2002, (10) : 609 - 616
  • [7] 大别山超高压岩石形成深度局限于100~150km吗?——针状含钛铬磁铁矿的发现及动力学意义的思考
    金振民
    金淑燕
    高山
    赵文霞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8, (07) : 767 - 771
  • [8] 青岛仰口榴辉岩中粒间柯石英的发现及其意义
    叶凯
    平岛崇男
    石渡明
    郭敬辉
    翟明国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6, (15) : 1407 - 1408
  • [9]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镁铁-超镁铁岩中钛斜硅镁石(±钛粒硅镁石)—菱镁矿组合成因
    樊祺诚,刘若新,徐平,张旗,赵大升,马宝林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6, (01) : 5 - 9
  • [10] Discovery of ultrahighpressure magnesite-bearing garnet lherzolite (>3.8 GPa) in the Altyn Tagh, Northwest China[J] . Liang Liu,Yong Sun,Peixi Xiao,Zicheng Che,Jinhai Luo,Danling Chen,Yan Wang,Anda Zhang,Liang Chen,Yonghe Wang.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