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救援武警消防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14
作者
李敏 [1 ]
李培培 [1 ]
张丽丽 [1 ]
陈铁流 [2 ]
王强 [2 ]
韦美 [1 ]
刘云波 [1 ]
汪涛 [1 ]
田玉娥 [1 ]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护理系心理学教研室
[2] 重庆市地震局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武警消防官兵; 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2 [军事医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地震救援武警消防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参加地震救援后11 d和2个月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问卷(16PF)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参与地震救援的65名武警消防官兵进行调查。结果(1)在救援后11 d,除躯体化和恐怖因子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无显著性外[(1.51±0.35)分,(1.55±0.57)分,t=0.679,P>0.05;(1.25±0.43)分,(1.35±0.45)分,t=1.881,P>0.05],其余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救援后2个月时躯体化因子得分明显下降(t=2.298,P<0.05);(2)与中国军人16PF常模相比,消防官兵恃强性和独立性因素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4.141,t=2.796,P<0.05),而有恒性、敏感性、怀疑性和幻想性因素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应对方式6个因子的得分由高到低顺序为:解决问题、求助、退化、合理化、幻想和自责。结论参与地震救援的消防官兵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可能与他们的某些人格特征和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关。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维和军人在任务期心理应激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 张笋,邢红艳,王翠兰,李亚东,冯连元.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8 (09)
[2]   武警消防战士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 [J].
刘柳明 .
临床军医杂志, 2008, (02) :275-277
[3]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国军人常模的建立 [J].
杨国愉 ;
张大均 ;
冯正直 ;
夏本立 ;
李国亮 ;
钟铁军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 (08) :750-753
[4]   武警某部SCL-90调查结果分析 [J].
徐丽 ;
孙建英 ;
刘小龙 .
武警医学, 2007, (01) :28-30
[5]   某部不同时间入伍新兵个性、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 [J].
刘民力 ;
程彦 ;
张丹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06) :559-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