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重建中红壤的微生物学性状
被引:10
作者:
郑诗樟
吴蔚东
何圆球
卢志红
章俊霞
肖青亮
周春火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微生物量C、N;
微生物类群;
土壤基础呼吸;
土壤酶的活性;
D O I:
10.13836/j.jjau.2004181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的优化农业生态模式的长期定位试验地里的常绿针叶林地(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地(小叶栎)、针阔混交林地(湿地松-小叶栎)、自然恢复地(受到人为干扰)、茶园地、柿子园地和花生地等样地,并且在附近选了疏草荒地作为对照。结果发现,不同生态重建模式与对照相比,在微生物学性状上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总的趋势是农用果园地好于林地,林地好于自然恢复地。在剖面分布上,也有明显的层次差异,即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792 / 797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