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的主动网间重组及联合运行

被引:4
作者
魏博渊
向红吉
陈维荣
戴朝华
张雪霞
李奇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直流微网; 主动重组配电网; 配电域; 分布式电源; 微网网间并网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27 [电力网];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主动配电网的发展现状和典型应用。针对目前微网仅能单独运行,不能进行网间互动进而发挥分布式电源优势的现状,通过引入直流母线,简化了微网的网间并网,使联合运行成为可能,提出对现有主干配电网具有良好兼容性的主动重组配电网和具有地区性划分特色的配电域概念。通过发挥主动重组配电网的灵活拓扑优势,提高了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和运行稳定性,并利用仿真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和稳定性论证。仿真表明主动重组配电网原理可行,能够切实提高供电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109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含热电联产热电解耦运行方式下的微网能量综合优化 [J].
刘方 ;
杨秀 ;
黄海涛 ;
张美霞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6, 28 (01) :51-57
[2]   主动配电网的一体化设计方法 [J].
柳春芳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5, 43 (11) :49-55
[3]   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及经济性分析 [J].
钟清 ;
余南华 ;
孙闻 ;
宋旭东 ;
柳春芳 ;
张晗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4, 26 (11) :82-86
[4]   主动配电系统可行技术的研究 [J].
范明天 ;
张祖平 ;
苏傲雪 ;
苏剑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22) :12-18+5
[5]   低压微网控制策略研究 [J].
王成山 ;
高菲 ;
李鹏 ;
黄碧斌 ;
丁承第 ;
于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25) :2-9
[6]   直流微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J].
吴卫民 ;
何远彬 ;
耿攀 ;
钱照明 ;
汪槱生 .
电工技术学报, 2012, 27 (01) :98-106+113
[7]   电动汽车在含大规模风电的丹麦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J].
杨黎晖 ;
许昭 ;
JSTERGAARD ;
AFOOSNS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14) :43-47
[8]   2010年国际大电网会议配电系统及分散发电组研究进展与方向 [J].
范明天 .
电网技术, 2010, 34 (12) :6-10
[9]   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 [J].
王成山 ;
李鹏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02) :10-14+23
[10]   微网实验系统结构特征及控制模式分析 [J].
王成山 ;
杨占刚 ;
王守相 ;
车延博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01) :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