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体外与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比较

被引:4
作者
吴朝晖 [1 ]
陈道中 [2 ]
机构
[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心外科
[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体外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4.2 [心脏];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的初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将76例单独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分为OPCAB组(n=46)和CCABG组(n=30)。OPCAB组患者通过胸骨正中切口,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建立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2组病例的术前和术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无差异。OPCAB组与CCABG组的移植旁路血管数分别为(2.8±0.9)支及(2.7±0.9)支(P>0.05);术后多巴胺使用率为32.6%比70.0%(P<0.05)。OPCAB组术后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较少,呼吸机辅助时间、ICU留观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住院费用较低(P均<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OPCAB组为10.9%,CCABG组为30.0%,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手术中死亡;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结论OPCAB治疗冠心病的初期效果优于CCABG,但其近、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不接触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70岁以上病人的应用 [J].
尤文俊 ;
肖明第 ;
刘沙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 (02) :214-215
[2]   体外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功能恢复的效果 [J].
王军 ;
徐志云 ;
邹良健 ;
张宝仁 ;
梅举 ;
王连才 ;
邵文玉 ;
金芳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3, (03) :258-260
[3]   体外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肺组织的影响 [J].
杜奇容 ;
单根法 ;
张辅贤 ;
李小波 ;
钟竑 ;
戚晓敏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3, (01)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