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方法对虾过敏蛋白分子量及抗原性的影响

被引:42
作者
董晓颖 [1 ,2 ]
高美须 [2 ]
潘家荣 [2 ]
张春红 [1 ]
王志东 [2 ]
李淑荣 [2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虾过敏原; 超高压; 微波; 酶解; 分子量; 抗原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4.1 [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83204 ;
摘要
本文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虾过敏蛋白分子量及抗原性的影响。利用酶解、超高压、微波3种方法处理虾过敏蛋白,利用SDS-PAGE对虾过敏蛋白分子量大小进行测定,用OPA法对各种酶解条件下蛋白质的水解度进行测定,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各种处理后过敏蛋白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酶处理后虾过敏蛋白特征条带消失,而经超高压和微波处理的分子量大小没有变化;间接竞争ELISA检测表明三种处理均会导致虾过敏蛋白致敏性不同程度降低或消失。
引用
收藏
页码:548 / 5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食坑虾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J].
安爱芝 ;
孙月芹 .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 (08) :877-877
[12]   0~24个月儿童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研究 [J].
胡燕 ;
黎海芪 .
中华儿科杂志, 2000, (07) :30-33
[13]  
乳蛋白酶解肽苦味脱除工艺研究.[D].孟雅潇.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10
[14]   食用虾爬子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J].
许岩 ;
许红 .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0, (02) :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