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帕台风暴雨的非地转湿Q矢量的诊断分析

被引:10
作者
傅灵艳 [1 ]
寿绍文 [1 ]
黄亿 [2 ]
岳彩军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民航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
[3]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台风暴雨; 非地转湿Q矢量; 诊断分析; 次级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WRF中尺度模式模拟了台风"圣帕"登陆后减弱成热带低压造成湖南省大暴雨的过程,使用模拟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借助非地转湿Q矢量对这次暴雨过程做了详细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非地转湿Q矢量能比较清楚地揭示此次暴雨演变过程,尤其700 hPa的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场对降水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其散度辐合区域对应着降水的落区,散度辐合强度变化指示着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并且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辐合强度的大小可预示着未来3~6 h降水的强弱,是具有预报价值的;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是非地转ω方程的强迫项,并与地形条件共同作用激发了地面中尺度系统的发展与次级环流的形成,是此次暴雨得以发展与维持的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27 / 7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应用湿Q矢量分解理论诊断分析“05.7”梅雨锋暴雨 [J].
梁琳琳 ;
寿绍文 ;
苗春生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2) :167-175
[2]   “049”川渝暴雨的Q矢量与湿位涡分析 [J].
段海霞 ;
陆维松 ;
毕宝贵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5) :674-680
[3]   我国沿海地区近54a台风灾害风险特征分析 [J].
杨慧娟 ;
李宁 ;
雷飏 .
气象科学, 2007, (04) :413-418
[4]   非地转湿Q矢量的改进及其应用 [J].
刘汉华 ;
寿绍文 ;
周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1) :86-93
[5]   登陆台风变性发展与消亡的对比分析 [J].
韩桂荣 ;
唐晓文 ;
魏建苏 .
气象科学, 2007, (01) :35-41
[6]   四维变分同化方法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J].
程小平 ;
侯志明 ;
费建芳 ;
王云峰 .
气象科学, 2006, (02) :143-148
[7]   中国Q矢量分析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J].
岳彩军 ;
寿亦萱 ;
姚秀萍 ;
寿绍文 ;
漆梁波 ;
施红 .
高原气象, 2005, (03) :450-455
[8]   一次暴雨过程中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 [J].
李艳春 ;
季亮 ;
潘晓滨 ;
李毅 .
气象科学, 2005, (02) :179-185
[9]   Q矢量的改进与完善 [J].
岳彩军 ;
寿亦萱 ;
寿绍文 ;
姚秀萍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3) :308-316
[10]   定量分析几种Q矢量 [J].
岳彩军 ;
寿绍文 ;
董美莹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1) :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