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燃煤机组最优氧量与配风方式的联合优化

被引:12
作者
李建强
赵凯
陈星旭
张莹莹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燃煤锅炉; 关联规则; 支持向量机; 最优氧量; 配风方式; NOx排放;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61092
中图分类号
TM621.2 [锅炉及燃烧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氧量和配风方式是影响燃煤机组锅炉效率及NOx排放的重要因素,针对某600MW机组燃烧优化调整,建立了基于聚类分区的关联规则挖掘模型,并引用密度参数,选择大密度区域内的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提高了聚类的稳定性;同时建立了基于交叉验证法(cross validation,CV)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氧量软测量模型,减小了氧量测量不准对数据挖掘结果的影响。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兼顾锅炉效率和NOx排放质量浓度的最优运行氧量值与二次风门配风方式,结果表明:寻优后的烟气含氧量低于实际运行值,周界风门和辅助风门呈束腰型分布,主要负荷段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销装置(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进口NOx质量浓度由220420mg/m3降为220320mg/m3,且保证锅炉效率不低于92.7%。
引用
收藏
页码:4422 / 4429+4583 +458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PSO-SVM软测量方法在火电厂煤质发热量测量中的应用 [J].
曹宏芳 ;
付忠广 ;
齐敏芳 .
热能动力工程, 2014, 29 (06) :731-735+764
[2]   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NO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J].
邹磊 ;
梁绍华 ;
岳峻峰 ;
许亦然 ;
张恩先 .
动力工程学报, 2014, 34 (03) :169-175+195
[3]   660MW超超临界旋流对冲燃煤锅炉NOx分布数值模拟 [J].
李德波 ;
宋景慧 ;
徐齐胜 ;
邓剑平 ;
温智勇 .
动力工程学报, 2013, 33 (12) :913-919+954
[4]   基于相似数据的支持向量机短期风速预测仿真研究 [J].
杨锡运 ;
孙宝君 ;
张新房 ;
李利霞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04) :35-41+21
[5]   电站锅炉热效率和NOx排放混合建模与优化 [J].
吕玉坤 ;
彭鑫 ;
赵锴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26) :16-22
[6]   基于炉膛火焰图像的燃煤机组负荷预测 [J].
刘卫亮 ;
马良玉 ;
林永君 ;
马永光 ;
马进 ;
陈文颖 .
动力工程学报, 2011, 31 (08) :619-623+643
[7]   燃烧调整对NO排放及锅炉效率的影响 [J].
肖海平 ;
张千 ;
王磊 ;
孙保民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08) :1-6
[8]   一种改进烟气含氧量软测量建模方法与仿真 [J].
陈彦桥 ;
郭一 ;
刘建民 ;
刘金琨 .
动力工程学报, 2011, 31 (01) :12-16
[9]   配风方式对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影响的研究 [J].
肖琨 ;
陈飞 ;
陈楠 ;
郑路 .
动力工程学报, 2010, 30 (06) :405-408+414
[10]   一种改进的k-means初始聚类中心选取算法 [J].
韩凌波 ;
王强 ;
蒋正锋 ;
郝志强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 46 (17) :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