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矿压空间孕育机制及其微震特征分析

被引:28
作者
王桂峰
窦林名
李振雷
巩思园
何江
蔡武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冲击矿压; 矿震; 孕育模型; 前兆信息;
D O I
10.13545/j.issn1673-3363.2014.01.007
中图分类号
TD324 [冲击地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围岩-煤体"系统在开采过程中的运动变化特征,建立"一大两小"采场空间孕育模型,将顶板、煤层和底板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察煤岩结构破裂到失稳乃至冲击的过程,并以具有向斜构造和巷道交叉区域等典型孕育场的某矿区冲击煤层的微震现场实测研究予以论述。研究表明,空间孕育模型可以准确描述煤岩结构从破裂到失稳乃至冲击的整个过程,其中静态高应力集中区域是煤岩结构失稳破坏的应力基础,回采作业开启了强矿震和冲击的动态孕育过程,顶板断裂引发的动载荷可以触发动态孕育过程快速进入裂隙突变阶段乃至失稳破坏,强矿震和冲击的发生取决于走向上高应力集中区域能否在遭到逐渐卸载破坏前就已经达到较高的孕育程度。孕育过程中的裂隙稳定扩展阶段是强矿震和冲击前兆信息的异常阶段,裂隙突变说明强矿震和冲击的即将发生。该矿区1-3区二段工作面历次强矿震和冲击表现出明显的孕育特征,特别是"6·26","10·15"冲击前,矿震频次和能量异常活跃,孕育特征更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Rockburst hazard determination by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technology in deep workface.[J].Linming Dou;Tongjun Chen;Siyuan Gong;Hu He;Shibin Zhang.Safety Science.2011, 4
[2]   Prediction of rockburst probability given seismic energy and factors defined by the expert method of hazard evaluation (MRG) [J].
Kornowski, Jerzy ;
Kurzeja, Joanna .
ACTA GEOPHYSICA, 2012, 60 (02) :472-486
[3]  
Efficient min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J].Maochen G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5, 1
[4]   Rock failure due to energy release during unloading and application to underground rock burst control [J].
Hua, AZ ;
You, MQ .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01, 16 (03) :241-246
[5]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钱鸣高; 石平五; 许家林; 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6]  
岩石断裂力学导论.[M].李世愚; 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7]  
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实用技术.[M].潘立友; 张立俊; 刘先贵; 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8]   “两硬”条件下冲击地压微震信号特征及前兆识别 [J].
赵毅鑫 ;
姜耀东 ;
王涛 ;
高峰 ;
谢帅涛 .
煤炭学报, 2012, 37 (12) :1960-1966
[9]   不同侧压系数对动载诱发巷道底板冲击的影响 [J].
谢龙 ;
窦林名 ;
吕长国 ;
于贵良 ;
王毅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3, 30 (02) :251-255
[10]   冲击地压危险性综合评价的突变级数法研究 [J].
金佩剑 ;
王恩元 ;
刘晓斐 ;
黄宁 ;
王嗣衡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3, 30 (02) :25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