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江流域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22
作者
白淑英 [1 ,2 ]
史建桥 [1 ,3 ]
卜军 [3 ]
洪志明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2]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分队
关键词
MODIS; 气溶胶光学厚度; GIS; 长江流域; 时空变化;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09.014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0年3月至2011年2月MODIS Level 3遥感反演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数据,结合中国地形的3大阶梯分布,分析近年来长江流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2年来,长江流域的年平均AOD值在0.38~0.44之间变化,其中"第一阶梯"年平均AOD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则呈上升趋势,但趋势不显著(P>0.05);4季平均AOD除春季呈下降趋势,其他3季均为上升趋势,其中冬季上升速率最快,线性倾向率为0.004.a-1(P<0.05),春季AOD与其他季节的差距在逐步减小;长江流域3大阶梯AOD具有鲜明的季节变化特征,基本上是春夏季较大,秋冬季较小,具体表现为春季最大,从夏季到冬季逐渐减小,冬季到来年春季跳跃性增高,但由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又有所差异;AOD年平均值和四季平均值均表现为"第三阶梯">"第二阶梯">"第一阶梯"。长江流域年平均AOD变化空间差异显著,其中显著减少区域占整个流域面积的17.54%,主要分布在"第一阶梯";显著增加的区域仅占流域总面积的5.23%,主要分布在"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另外,由于海拔、地形及山脉阻挡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在地形阶梯间高程突变线左右两边的狭窄区域,AOD分布存在低处明显大于高处的现象。这些结果有助于长江流域的区域气候变化和环境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567 / 15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遥感资料的中国东部地区植被VOCs排放强度研究 [J].
宋媛媛 ;
张艳燕 ;
王勤耕 ;
安俊岭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9) :2216-2227
[2]   近10年中国大陆MODIS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特征 [J].
罗宇翔 ;
陈娟 ;
郑小波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5) :876-883
[3]   中国气溶胶分布的地理学和气候学特征 [J].
郑小波 ;
罗宇翔 ;
赵天良 ;
陈娟 ;
康为民 .
地理科学, 2012, 32 (03) :265-272
[4]   基于HJ卫星IRS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秸秆火点提取模式研究 [J].
王玲 ;
田庆久 ;
包颖 .
地理科学, 2011, 31 (06) :661-667
[5]   中国各省区近10年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变化 [J].
郑小波 ;
周成霞 ;
罗宇翔 ;
陈娟 ;
Tianliang ZHAO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4) :595-599
[6]   中国西南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特征 [J].
田永丽 ;
张万诚 ;
陈新梅 ;
和春荣 .
气象科学, 2010, 30 (06) :785-790
[7]   近年来华东地区大气气溶胶的时空特征 [J].
邓学良 ;
邓伟涛 ;
何冬燕 .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3) :347-354
[8]   华东雾和霾日数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史军 ;
崔林丽 ;
贺千山 ;
孙林 .
地理学报, 2010, 65 (05) :533-542
[9]   利用地面水平能见度估算并分析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长期变化特征 [J].
秦世广 ;
石广玉 ;
陈林 ;
王标 ;
赵剑琦 ;
于长文 ;
杨溯 .
大气科学, 2010, 34 (02) :449-456
[10]   我国中、东部主要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和变化 [J].
关佳欣 ;
李成才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2) :18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