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异质性与团体贷款发展趋势研究——以苏北地区农信社为例

被引:4
作者
褚保金 [1 ]
吴婷婷 [1 ]
钱太一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团体贷款机制; 个人贷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团体贷款机制是小额信贷在国际范围内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近年来国际上包括最早使用团体贷款机制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在内的很多小额信贷机构逐步放弃了这种机制,转而采用个人贷款机制。本文以苏北地区农信社的团体贷款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实践中也逐步减少使用团体贷款,转而使用个人贷款,同时这种变化趋势在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实证模型对这种变化趋势的解释为:经济水平的发展使小组成员的经济活动出现异质性,成员之间的借贷需求出现分化,导致金融机构将贷款方式从团体贷款向个人贷款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农村信用社股东行为与政府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 [J].
金宏 ;
夏国恩 ;
董大勇 .
金融研究, 2007, (02) :166-173
[2]   论产出分布对团体贷款还款率的影响 [J].
章元 ;
李全 .
经济研究, 2003, (02) :43-54+93
[3]  
Reaching out: Access to and use of banking services across countries[J] . Thorsten Beck,Asli Demirguc-Kunt,Maria Soledad Martinez Peria.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