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海域2004—2009年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

被引:14
作者
冷宇 [1 ,2 ]
刘一霆 [1 ,2 ]
杜明 [1 ,2 ]
刘霜 [1 ,2 ]
刘旭东 [1 ,2 ]
机构
[1]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黄河口; 群落特征; 时空变化; 冗余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2004年—2009年春季6个航次共186个站次的黄河口附近海域生态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群落特征分析。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53种,生物量变化范围为6.31~13.20g/m2,丰度的变化范围为44~902ind./m2。优势种类历年变化较大,出现频率较高的优势种类为纵沟纽虫、细长涟虫、寡节甘吻沙蚕和绒毛细足蟹;调查区域内丰富度指数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历年来呈下降的趋势。聚类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大致可分为近岸和远岸2个底栖动物群落。分析表明,水深、底质的中值粒径和海水盐度是影响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31]   渤海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J].
孙道元 ;
刘银城 .
黄渤海海洋, 1991, (01) :42-50
[32]   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二)生物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J].
张志南 ;
图立红 ;
于子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0, (02) :45-52
[33]   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一)生物量 [J].
张志南 ;
图立红 ;
于子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0, (01) :37-45
[34]   九龙江口底栖生物生态研究 [J].
何明海 ;
蔡尔西 ;
吴启泉 ;
江锦祥 ;
林双淡 ;
徐惠州 ;
刘泉顺 ;
郑凤武 ;
李荣冠 .
生态学报, 1988, (02) :1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