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亚热带土壤可蚀性K值预测的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29
作者
张文太 [1 ,2 ]
于东升 [1 ]
史学正 [1 ,2 ]
张向炎 [1 ,2 ]
王洪杰 [1 ]
顾祝军 [1 ,2 ]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土壤可蚀性K值; 预测模型; 不确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可蚀性K值是土壤侵蚀模型(如USLE和RUSLE)的必要参数,直接套用经验模型估算土壤可蚀性K值会给土壤侵蚀预报带来不可估计的误差。本文以我国亚热带7种典型土壤可蚀性K值的观测值为依据,选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RE)、均方根误差(RMSE)和精度因子(Af)四种数学统计项为指标,评价了诺谟图模型、修正诺谟图模型、EPIC模型、几何平均粒径模型和Torri模型等5种土壤可蚀性K值预测模型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5种模型的不确定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Torri模型<修正诺谟图模型和诺谟图模型<EPIC模型<几何平均粒径模型;Torri模型的MRE为0.291,不确定性依然很大。但经优化的Torri模型,可将土壤可蚀性K值预测的不确定性降至最低,其K的预测值与观测值的线性回归系数b=1.028(R2=0.921,p<0.01),MRE仅为0.120,可用于预测我国亚热带地区某些土壤可蚀性K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土壤粒径分布模型的河北省土壤可蚀性研究 [J].
门明新 ;
赵同科 ;
彭正萍 ;
宇振荣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11) :1647-1653
[2]   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 [J].
傅伯杰 ;
赵文武 ;
陈利顶 ;
吕一河 ;
王德 .
科学通报, 2006, (16) :1936-1943
[3]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meability and Erodibility of Cultivated Acrisols and Cambisols in Subtropical China[J]. D.C.WEINDORF.Pedosphere. 2006(03)
[4]   中国土壤可蚀性值及其估算 [J].
张科利 ;
彭文英 ;
杨红丽 .
土壤学报, 2007, (01) :7-13
[5]   用人工模拟降雨仪研究我国亚热带土壤的可蚀性 [J].
史学正,于东升,吕喜玺 .
水土保持学报, 1995, (03) :38-42
[6]   用田间实测法研究我国亚热带土壤的可蚀性K值 [J].
史学正 ;
于东升 ;
邢廷炎 ;
J.Breburda .
土壤学报, 1997, (04) :399-405
[7]   我国亚热带土壤可蚀性的对比研究 [J].
邢廷炎 ;
史学正 ;
于东升 .
土壤学报, 1998, (03) :296-302
[8]   Response surface model for prediction of growth parameters from spores of Clostridium sporogenes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J].
Dong, Qingli ;
Tu, Kang ;
Guo, Liyang ;
Li, Hongwen ;
Zhao, Yan .
FOOD MICROBIOLOGY, 2007, 24 (06) :624-632
[9]  
Predictability and uncertainty of the soil erodibility factor using a global dataset[J] . Dino Torri,Jean Poesen,Lorenzo Borselli.Catena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