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的震源机制

被引:27
作者
李钦祖
张之立
靳雅敏
于新昌
李志勇
机构
[1] 河北省地震局
[2]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唐山地震; 强余震; 应力场; 断层面解; 震源机制; 地震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震源机制结果为基础,分析主震断层面对余震活动的控制作用;讨论主震后余震区内的应力分布状况;指出震源区介质由紧张平衡态逐步变为松弛平衡态的过程及其初步证据。在分析大量资料以后,指出唐山1976年7月28日7.8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在华北地区具有典型意义。最后,讨论可望用于地震预报的某些信息。以及对于没有前震的大地震进行前兆观测研究的可能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唐山地震的破裂过程及其力学分析
    张之立
    李钦祖
    谷继成
    靳雅敏
    杨懋源
    刘万琴
    [J]. 地震学报, 1980, (02) : 111 - 129
  • [2] 京、津、唐、张地区地震应力场的方向特征
    许忠淮
    刘玉芬
    张郢珍
    不详
    [J]. 地震学报 , 1979, (02) : 121 - 132
  • [3] 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的1976年唐山地震的位错模式
    陈运泰
    林邦慧
    王新华
    黄立人
    刘妙龙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03) : 201 - 217
  • [4] 唐山地震区域构造背景和发震模式的讨论
    虢顺民
    李志义
    程绍平
    陈献程
    陈孝德
    杨主恩
    李如成
    [J]. 地质科学, 1977, (04) : 305 - 321
  • [5] 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地震的震源机制
    顾浩鼎
    陈运泰
    高祥林
    赵毅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04) : 270 - 285
  • [6] 巧家、石棉的小震震源参数的测定及其地震危险性的估计
    陈运泰
    林邦慧
    李兴才
    王妙月
    夏大德
    王兴辉
    刘万琴
    李志勇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03) : 206 - 233
  • [7] 由单台小地震资料所得两个区域的应力场
    李钦祖
    王泽皋
    贾云年
    靳雅敏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3, (01) : 49 - 61
  • [8] 震源物理.[M].郭增建;秦保燕编著;.地震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