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GPS大气可降水量统计特征分析

被引:10
作者
杨引明 [1 ]
朱雪松 [1 ]
刘敏 [1 ]
丁金才 [1 ]
沈愈 [2 ]
机构
[1] 上海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
[2] 上海市气候中心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全球定位系统(GPS); 大气可降水量; 梅雨期; 强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6 [降水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近7年来(2002—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基GPS网观测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重点对梅雨期的大气可降水量特征及其与强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PWV分布总体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夏半年平均PWV高于冬半年20 mm左右,且长江三角洲地区南北向水汽梯度大于东西向,说明偏南气流对该地区的水汽输送作用较明显;PWV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大气可降水量最大值均出现夏季的8月份,最小值出现冬季的1月份,且春、秋季节内各月间的PWV变化幅度较大,而夏、冬季内各月间的PWV变化较稳定;其次,长江三角洲地区PWV没有显著周期性年际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此外,PWV与梅雨期强降水量之间有明显关联,当梅雨期PWV值迅速由低值上升到60 mm以上时,或在强降水之后,PWV值并没有明显回落,仍然维持在高值时,极容易产生强降水,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强降水量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信号。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利用水汽总量资料诊断入梅时间的方法 [J].
曹晓岗 ;
丁金才 ;
叶其欣 ;
汪君 ;
邱黎华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6) :791-801
[2]   基于GPS/Pwv资料的上海地区2004年一次夏末暴雨的水汽输送分析 [J].
杨露华 ;
叶其欣 ;
邬锐 ;
黄宁立 ;
徐秀芳 .
气象科学, 2006, (05) :502-508
[3]   地面GPS探测大气可降水量的初步结果 [J].
王小亚 ;
朱文耀 ;
严豪健 ;
程宗颐 ;
丁金才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9, (05) :605-612
[4]   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水汽总量 [J].
李成才 ;
毛节泰 ;
李建国 ;
夏青 .
科学通报, 1999, (03) :3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