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套利观:来自内部人减持的经验证据

被引:38
作者
潘红波
饶晓琼
张哲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并购商誉; 内部人减持; 商誉减值; 效率观; 套利观;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9.03.007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并购为什么会产生商誉?效率观认为,商誉是收购方为了获取协同效应而支付的成本;而套利观认为,商誉是理性内部人利用市场无效率和公司间估值差异套利的工具。本文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分析并购商誉是否影响内部人减持股票,实证检验这两种观点在我国的适用情况。研究发现:在商誉占总资产或净资产比重越高的公司,内部人越可能减持公司股票、减持套现的金额也越大,本文的检验结果支持套利观假说。进一步检验发现,内部人减持套现规模越大,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越严重。本文从内部人减持的视角证明了溢价并购背后存在的风险,有助于揭示我国上市公司热衷溢价并购的深层动因,为监管层治理高溢价并购和内部人违规减持现象提供经验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2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年报语调与内部人交易:“表里如一”还是“口是心非”? [J].
曾庆生 ;
周波 ;
张程 ;
陈信元 .
管理世界, 2018, 34 (09) :143-160
[2]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商誉及其减值问题探析 [J].
高榴 ;
袁诗淼 .
证券市场导报, 2017, (12) :58-64
[3]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业绩承诺及政策影响研究 [J].
王竞达 ;
范庆泉 .
会计研究, 2017, (10) :71-77+97
[4]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商誉风险 [J].
陆涛 ;
孙即 .
中国金融, 2017, (10) :69-71
[5]   创新能力对上市公司并购业绩的影响 [J].
张学勇 ;
柳依依 ;
罗丹 ;
陈锐 .
金融研究, 2017, (03) :159-175
[6]   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J].
曲晓辉 ;
卢煜 ;
张瑞丽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 38 (03) :122-132
[7]   分析师跟踪、股权结构与内部人交易收益 [J].
李琳 ;
张敦力 .
会计研究, 2017, (01) :53-60+96
[8]   上市公司“高送转”与内部人股票减持:“谋定后动”还是“顺水推舟”? [J].
谢德仁 ;
崔宸瑜 ;
廖珂 .
金融研究, 2016, (11) :158-173
[9]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现况与监管 [J].
方重 ;
程杨 ;
肖媛 .
清华金融评论, 2016, (10) :73-79
[10]   商誉减值的盈余管理动机——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卢煜 ;
曲晓辉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 38 (07) :8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