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套利观:来自内部人减持的经验证据

被引:38
作者
潘红波
饶晓琼
张哲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并购商誉; 内部人减持; 商誉减值; 效率观; 套利观;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9.03.007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并购为什么会产生商誉?效率观认为,商誉是收购方为了获取协同效应而支付的成本;而套利观认为,商誉是理性内部人利用市场无效率和公司间估值差异套利的工具。本文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分析并购商誉是否影响内部人减持股票,实证检验这两种观点在我国的适用情况。研究发现:在商誉占总资产或净资产比重越高的公司,内部人越可能减持公司股票、减持套现的金额也越大,本文的检验结果支持套利观假说。进一步检验发现,内部人减持套现规模越大,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越严重。本文从内部人减持的视角证明了溢价并购背后存在的风险,有助于揭示我国上市公司热衷溢价并购的深层动因,为监管层治理高溢价并购和内部人违规减持现象提供经验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2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21]   资本市场错误定价如何影响公司并购 [J].
王璐清 ;
何婧 ;
赵汉青 .
南方经济, 2015, (03) :24-37
[22]   分析师利益冲突、乐观偏差与股价崩盘风险 [J].
许年行 ;
江轩宇 ;
伊志宏 ;
徐信忠 .
经济研究, 2012, 47 (07) :127-140
[23]   机构投资者、内幕交易与投资者保护——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证据 [J].
雷倩华 ;
柳建华 ;
季华 .
金融评论, 2011, 3 (03) :29-39+123
[24]   股票减持过程中的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 [J].
吴育辉 ;
吴世农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5) :121-130
[25]   上市公司高管违规短线交易行为研究 [J].
曾亚敏 ;
张俊生 .
金融研究, 2009, (11) :143-157
[26]   基于R的中国股市私有信息套利分析 [J].
冯用富 ;
董艳 ;
袁泽波 ;
杨仁眉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50-59+98
[27]   内部人交易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J].
武聪 ;
张俊生 .
经济管理, 2009, 31 (08) :113-118
[29]   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J].
张新 .
经济研究, 2003, (06) :20-29+93
[30]   Stock market driven acquisitions [J].
Shleifer, A ;
Vishny, RW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3, 70 (03) :29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