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减持过程中的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

被引:153
作者
吴育辉
吴世农
机构
[1]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大小非”减持; 大股东掏空; 信息披露; 内部人交易; 公司治理;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0.05.013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6.6 [公司];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2007—2009年被大股东减持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票减持过程中的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发现:被减持上市公司在减持前30个交易日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而在减持后30个交易日则出现显著的负累计超常收益;被减持上市公司倾向于在减持前披露好消息,或将坏消息推迟至减持后披露;减持规模越大,大股东操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率就越高;相比其他大股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信息操控更严重,获得的减持收益也更高。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通过操控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来掏空中小股东利益的事实,为监管机构加强大股东行为的监督,提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股改方案、代理成本与大股东解禁股出售 [J].
贾明 ;
张喆 ;
万迪昉 .
管理世界, 2009, (09) :148-165
[2]   中国上市公司年报重述公告效应研究 [J].
魏志华 ;
李常青 ;
王毅辉 .
会计研究, 2009, (08) :31-39+95
[3]   “大小非”减持中的盈余管理 [J].
蔡宁 ;
魏明海 .
审计研究, 2009, (02) :40-49
[4]   关联担保、隧道效应与公司价值 [J].
郑建明 ;
范黎波 ;
朱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5) :64-70
[5]   企业业绩组合 业绩差异与季报披露的时间选择——管理层信息披露的组合动机与信息操作 [J].
唐跃军 ;
薛红志 .
会计研究, 2005, (10) :48-54+96
[6]   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 [J].
沈艺峰 ;
肖珉 ;
黄娟娟 .
经济研究, 2005, (06) :115-124
[7]   中国股票市场对政策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 [J].
陆蓉 ;
徐龙炳 .
经济学(季刊), 2004, (01) :319-330
[8]  
Tunneling, propping, and expropriation: evidence from connected party transactions in Hong Kong[J] . Yan-Leung Cheung,P. Raghavendra Rau,Aris Stouraiti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6 (2)
[9]   Tunneling or value added? Evidence from mergers by Korean business groups [J].
Bae, KH ;
Kang, JK ;
Kim, JM .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 (06) :2695-2740
[10]   CEO stock option awards and the timing of corporate voluntary disclosures [J].
Aboody, D ;
Kasznik, R .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2000, 29 (01) :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