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I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的内生机制:理论与启示

被引:5
作者
符磊 [1 ]
强永昌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商学院
[2]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逆向技术溢出; 内生化; 博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人力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的三阶段博弈模型,探讨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的内生机制。研究表明,逆向技术溢出是特定条件下博弈均衡的产物,其方向依赖于人力资本市场结构及竞争形态,模型同时也表明逆向技术溢出并不必然降低企业创新激励。结论启示是,一个具有创新知识基础并对创新有足够激励的自由博弈竞争性市场是包括逆向技术溢出在内的技术溢出产生的前提。这同时也解释了逆向技术溢出多源于发达东道国及发展中国家创新不足的内在市场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外商直接投资溢出、市场化转型与经济增长 [J].
褚敏 ;
张建辉 ;
靳涛 .
投资研究, 2013, 32 (01) :4-14
[2]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 [J].
朱彤 ;
崔昊 .
世界经济研究, 2012, (10) :60-67+86+89
[4]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国内创新能力——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沙文兵 .
世界经济研究, 2012, (03) :69-74+89
[5]   中国O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研究 [J].
刘宏 ;
张蕾 .
财贸经济, 2012, (01) :95-100
[6]   基于吸收能力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J].
白洁 .
科研管理, 2011, 32 (12) :41-45
[7]   中国技术获取型ODI逆向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DEA和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J].
张宏 ;
郭庆玲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6) :38-43
[9]   国际R&D、吸收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李梅 ;
金照林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10) :124-136
[10]   人力资本与国际R&D溢出——基于OFDI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J].
李梅 ;
柳士昌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3) :373-38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