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方式对川中丘陵区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吴永成 [1 ,2 ]
尹传春 [1 ]
董云章 [3 ]
陈明祥 [3 ]
袁继超 [1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3] 四川省射洪县农业局
关键词
玉米; 施氮方式; 籽粒产量; 植株氮素积累; 氮肥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要探讨适合川中丘陵区地膜移栽玉米的高产高效施肥方式,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在当地习惯施氮量(300kg N/hm2)的条件下,设置了4种不同施氮方式(SF:复合肥+普通尿素+碳铵一次性底施;DF:复合肥+普通尿素+碳铵分底追肥两次施用;BN:包膜尿素缓释氮肥一次性底施;PN:包膜尿素+普通尿素一次性底施)。结果显示增施氮肥相比不施氮处理有显著的增产效应(14.57%),平均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15.35%、2.75kg/kg N和21.65kg/kg N。普通氮肥分底追两次施用(DF)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明显高于氮肥一次性底施的处理(PN、BN、SF)。而在氮肥一次性底施处理中,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PN处理>BN处理>SF处理。DF处理的植株干重和氮素积累量(TNAA)明显高于氮肥一次性底施处理(SF、BN、PN),但在干物质与氮素转移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普通氮肥分底追两次施用(DF)方式可获得高产;从节约劳动力和简化施肥角度看,则宜采用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PN)的氮肥一次性底施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夏玉米氮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及周年氮素分析[D]. 王启现.中国农业大学 2004
[12]   Corn grain yield response to crop rotation and nitrogen over 35 years [J].
Stanger, Trenton F. ;
Lauer, Joseph G. .
AGRONOMY JOURNAL, 2008, 100 (03) :643-650
[13]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J].
张福锁 ;
王激清 ;
张卫峰 ;
崔振岭 ;
马文奇 ;
陈新平 ;
江荣风 .
土壤学报, 2008, (05) :915-924
[14]   不同肥料配方一次性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J].
安景文 ;
汪仁 ;
包红静 ;
解占军 ;
华丽民 .
土壤通报, 2008, (04) :874-877
[15]   缓释尿素一次基施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J].
李月明 ;
王进军 ;
李丹 ;
刘欣芳 ;
郝楠 .
杂粮作物, 2008, (01) :49-51
[16]   春玉米一次性施肥效果研究 [J].
高强 ;
李德忠 ;
汪娟娟 ;
白百一 ;
黄立华 .
玉米科学, 2007, (04) :125-128
[17]   包膜复合肥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与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J].
易镇邪 ;
王璞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2) :242-247
[18]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 [J].
赵营 ;
同延安 ;
赵护兵 .
土壤肥料, 2006, (02) :30-33
[19]   氮肥类型与施用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J].
易镇邪 ;
王璞 ;
张红芳 ;
申丽霞 .
华北农学报, 2006, (01) :115-120
[20]   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金继运 ;
何萍 ;
刘海龙 ;
李文娟 ;
黄绍文 ;
王秀芳 ;
王立春 ;
谢佳贵 ;
张国刚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6) :56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