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恒速压汞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长3油层组为例

被引:32
作者
蔡玥 [1 ]
赵乐 [2 ]
肖淑萍 [3 ]
张磊 [4 ]
龚嘉顺 [4 ]
孙磊 [5 ]
孙阳 [1 ]
康丽芳 [1 ]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
[3]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4]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
[5]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恒速压汞; 特低—超低渗透储层; 孔隙结构; 长3油层组; 富县探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3.01.00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明确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渗流能力与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首次采用恒速压汞技术,结合常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恒压压汞分析等多种测试分析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延长组长3超低渗透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3储层孔隙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粒间孔为主,发育低排驱压力—粗喉道型、较低排驱压力—较粗喉道型、中排驱压力—中喉道型、较高排驱压力—较细喉道型、高排驱压力—细喉道型5种孔隙结构类型。恒速压汞测试结果表明:储层的平均孔隙半径为100~200μm,为中孔—小孔型,个别为大孔型,孔隙分布曲线偏粗态;平均喉道半径为0.2~0.7μm,主要为微细喉道,喉道分布曲线偏细态。延长组特低渗透储层渗流能力与孔隙半径关联性较差,主要受平均喉道半径及其分布形态的控制,并进而影响特低—超低渗透储层的开发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113 +1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低渗透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及应用.[D].胡志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6, 01
[2]   CT扫描技术对岩石孔隙结构的研究 [J].
马文国 ;
刘傲雄 .
中外能源, 2011, 16 (07) :54-56
[3]   基于恒速压汞技术的特低—超低渗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J].
高辉 ;
解伟 ;
杨建鹏 ;
张创 ;
孙卫 .
石油实验地质 , 2011, (02) :206-211+214
[4]   恒速压汞与常规压汞的异同 [J].
何顺利 ;
焦春艳 ;
王建国 ;
罗富平 ;
邹林 .
断块油气田, 2011, 18 (02) :235-237
[5]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油水微观渗流通道与驱替特征实验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 [J].
高辉 ;
孙卫 ;
路勇 ;
田育红 ;
任国富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1) :58-62+115
[6]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J].
谢武仁 ;
杨威 ;
杨光 ;
杨玉凤 ;
谢增业 ;
金惠 ;
朱秋影 ;
沈珏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3) :435-440
[7]   岩性油气藏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米脂地区盒8段为例 [J].
陈安清 ;
陈洪德 ;
林良彪 ;
侯中健 ;
向芳 ;
徐胜林 ;
王峻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3) :19-23+112
[8]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三叠系延长组物源及沉积体系特征 [J].
付国民 ;
赵俊兴 ;
张志升 ;
孟海峰 ;
宋金旺 .
矿物岩石, 2010, 30 (01) :99-105
[9]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延长组低渗透储层成因及油气运移特征 [J].
王学军 ;
王志欣 ;
陈杰 ;
曾溅辉 ;
许晓凤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1) :15-18+112
[10]   浊沸石形成与分布及其对优质储层的控制作用:以陕北富县探区延长组长3油层为例 [J].
付国民 ;
董满仓 ;
张志升 ;
孙磊 ;
潘荣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5 (01) :1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