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氮肥后移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90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同延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亢欢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凤翔县农技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俞建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农业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陕西省凤翔县农技中心
[3] 陕西省农业厅
来源: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后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氮素吸收与累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改变小麦"一炮轰"施肥存在的弊端,通过两个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后移模式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旨在了解冬小麦对氮素吸收和转运规律,为实现冬小麦超高产和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传统"一炮轰"施肥技术相比,氮肥后移可以提高冬小麦的子粒产量、穗数及氮肥利用率,以N4处理(50%作为基肥,50%返青后追施)最高,两个试验点产量分别达到3857和8240kg/hm2,增产25.8%和17.3%,穗数增加6.0%和18.1%,氮肥利用率提高111.8%和107.4%。冬小麦氮素累积主要集中在返青后期至灌浆期阶段,因此在保证基肥的条件下,返青期后追施氮肥显得尤为重要。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比较合理的氮肥施肥模式为50%作为基肥,50%返青后追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50 / 4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黄土高原旱地长期施肥对小麦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2) : 230 - 23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氮肥后移施肥技术对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 2007, (01) : 24 - 25+55王银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宝鸡市陈仓区农技中心刘宗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宝鸡市陈仓区农技中心王录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宝鸡市陈仓区农技中心康银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宝鸡市陈仓区农技中心郭红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宝鸡市陈仓区农技中心
- [3] 氮素运筹技术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07, (01) : 26 - 2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金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王成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1) : 64 - 69同延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赵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樊红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5] 小麦氮肥后移技术对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 2003, (03) : 64 - 77盛华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长市官桥农技站张明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长市官桥农技站周永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长市官桥农技站
- [6] 旱地农田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的原因初探[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3) : 263 - 266樊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J]. 作物学报, 2002, (05) : 577 - 585于振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田奇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潘庆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岳寿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王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段藏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段玲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王志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牛运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 [8] 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氮肥后移技术的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01, (02) : 26 - 2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可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
- [9] 不同施氮量对土壤NO-N累积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01) : 8 - 13+3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学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北京同延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福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北京
- [10] 冬小麦氮磷营养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关系[J].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04) : 47 - 50胡田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李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韩思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吴庆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