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黄海盆地中生界油源对比及成因分析

被引:5
作者
梁世友 [1 ,2 ]
何将启 [3 ]
倪春华 [2 ]
李海华 [2 ]
周雨双 [2 ]
机构
[1] 不详
[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3] 不详
[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5]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勘探部
[6] 不详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原油类型; 油源对比; 成因分析; 中生界; 北黄海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北黄海盆地4口井中6个样品的测试分析,对该盆地中生界的油—源进行了详细对比和原油成因分析。经过轻烃组成、饱和烃和芳烃的色谱、质谱、饱和烃碳同位素等地化参数类比,进一步明确了产于下白垩统的原油来源于上侏罗统陆相淡水型、以Ⅱ2型为主的生油母质形成的烃源岩。同时,地化参数表明,白垩系原油属于带环烷型特征的近石蜡型原油,是具有高蜡低硫、低钒镍比、保存条件较好的陆相成熟原油。
引用
收藏
页码:414 / 4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北黄海盆地中生界烃源岩评价 [J].
梁世友 ;
李凤丽 ;
付洁 ;
周雨双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03) :249-252
[2]  
Oil source rockpotential of the lacustrine Jurassic Sim Uuju formation,West Korea Bay basin.Part I:Oil source rock correlation and envi-ronment of deposition. Massoud MS,Scott A C,Killops S D,et a1. Journal of Petrology . 1991
[3]  
Oil source rockpotential of the lacustrine Jurassic Si m Uuju Formation,west Korea Bay Basin PartⅡ:nature of the organic matterand hydrocarbon-generation history. Massoud MS,Scott AC,Killops S D,et al.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 1993
[4]   北黄海盆地中生代地层的地质特征和油气潜力(英文) [J].
龚建明 ;
温珍河 ;
陈建文 ;
戴春山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2) :69-78
[5]   中国近海前第三纪残余盆地及其勘探潜力与方向 [J].
蔡东升 ;
冯晓杰 ;
高乐 ;
梁建设 ;
李友川 ;
刘学考 ;
段九春 ;
卢景美 .
中国海上油气, 2004, (01) :3-19
[6]  
石油地质实验测试技术新进展[M]. 地质出版社 , 钱志浩等 著, 1994
[7]   北黄海盆地的油源岩及其勘探领域 [J].
蔡峰,温珍河 .
海洋地质动态, 1995, (07) :4-6
[8]   北黄海盆地中生界源岩地化特征分析 [J].
蔡峰 .
海洋地质动态, 1997, (09) :4-7
[9]   北黄海盆地含油气系统与勘探前景 [J].
金仁植 ;
费琪 ;
杨香华 ;
蔡峰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5) :445-449+457
[10]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含油气系统研究 [J].
刘振湖 ;
高红芳 ;
胡小强 ;
白志琳 ;
陈玲 .
中国海上油气, 2007, (04) :22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