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争之后:权力生产方式的历史演变

被引:5
作者
任琳 [1 ]
孙振民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国际政治经济学; 权力生产; 治理融资; 发展融资; 制度信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 [国际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文章遵循历史脉络,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定义权力及其生产方式,将战争理解为权力博弈的一种手段,并考察随着权力及其生产方式的变化,大国获取权力和财富的渠道更为多元,战争的"投入—产出"比下降。文章认为,当政治权力意味着引领构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共同体,经济权力意味着领导全球经济治理和解决发展问题,多边制度体系及其信誉与融资成为新的权力生产方式,战争就不再作为大国博弈的必要选项,多边制度框架下的博弈成为大国战争之外的新主题。遵循制度逻辑、维护制度信誉是大国获得发展融资和治理融资,进而保持权力可持续生产的理性更优选项。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57+160 +160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41]   道义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 [J].
阎学通 .
国际问题研究, 2014, (05) :102-128+130
[42]   制度非中性与金砖国家合作 [J].
徐秀军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6) :77-96+158
[43]   大国无战争时代霸权国与崛起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机制 [J].
杨原 .
当代亚太, 2011, (06) :5-32
[45]   经济相互依赖、退出成本与国家间冲突升级——基于动态博弈模型的理论分析 [J].
邝艳湘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4) :123-138+159
[46]   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 [J].
张宇燕 .
改革, 1994, (02) :97-106
[47]  
霸权之后[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罗伯特·基欧汉(RobertO.Keohane)著, 2001
[48]  
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英)斯特兰奇(Strange,S.)著, 1990
[49]  
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吉尔平(Gilpin,R.)著, 1989
[50]  
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国家与市场. 苏珊.斯特兰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