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法教义学的当代图景

被引:33
作者
邹兵建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教义学; 刑法教义学; 刑法知识转型; 社科法学;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5.06.005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我国学界既有的界定法教义学含义的两种方式都存在不足。在当前阶段,应当由各个部门法的学者对各自部门法教义学的发展状况进行盘点梳理,以把握实践中的法教义学的本质与特征。通过对中国刑法教义学的纵向勾勒可知,中国刑法教义学的本质在于用形式逻辑驱除我国刑法学中的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成分,从而使之走向学术化、规范化。经由对中国刑法教义学的横向剖析可知,中国刑法教义学强调对法律规范的服从但不盲从,重视对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在坚持形式理性的基础上允许作出利益权衡和价值判断,主动吸收、借鉴其他学科有用的知识和方法,将对案件的处理从经验层面上升到事物本质层面,从而致力于常规案件和疑难案件的妥善合理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5 条
[51]   行为无价值论的法益观 [J].
周光权 .
中外法学, 2011, 23 (05) :944-957
[52]   法教义学的观念及其演变 [J].
焦宝乾 .
法商研究, 2006, (04) :88-93
[53]   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2006, (02) :70-86
[54]   刑法方法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 [J].
王世洲 .
法学研究, 2005, (05) :70-85
[55]   刑法教义学方法论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2005, (02) :38-56
[56]   学术之盛需要学派之争 [J].
张明楷 .
环球法律评论, 2005, (01) :50-57+114
[57]   行为无价值论之提倡 [J].
周光权 .
比较法研究, 2003, (05) :27-38
[58]   也许正在发生——中国当代法学发展的一个概览 [J].
苏力 .
比较法研究, 2001, (03) :1-9
[59]   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2000, (01) :3-18
[60]  
法学方法论.[M].(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