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18
作者
潘海生
李婕瑜
机构
[1]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扎根理论; 形成机制;
D O I
10.16614/j.gznuj.skb.2020.01.009
中图分类号
G71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为积极应对第四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以十六位高职院校学生代表为访谈对象,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资料分析编码,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是内部形成机制、外部形成机制和内外耦合形成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对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实践提供了启示:以立德树人作为价值引领,加强对学生内部思维结构积极引导;以工匠文化建设特色校园,营造健康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氛围;以校企合作提升职业素养,为个体内外联结行为提供实践平台。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框架建构与困境消解 [J].
潘海生 ;
宋亚峰 ;
王世斌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 (04) :69-76
[2]   “双高计划”多维度提升高职教育发展质量 [J].
刘斌 .
现代教育管理, 2019, (06) :96-100
[3]   建筑工人工匠精神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
陈敏 ;
徐鹏飞 ;
朱建君 ;
孙智浩 ;
陆清清 .
建筑经济, 2019, 40 (05) :29-32
[4]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探索与实践 [J].
吕红刚 .
中国高等教育, 2019, (07) :60-61
[5]   工匠精神的培育模型及创新驱动路径分析 [J].
苏勇 ;
王茂祥 .
当代经济管理, 2018, 40 (11) :65-69
[6]   关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考 [J].
石丽艳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 (10) :41-43
[7]   新生代技术工人工匠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 [J].
贺正楚 ;
彭花 .
湖南社会科学, 2018, (02) :85-92
[8]   职业院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研究 [J].
许应楠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 (02) :10-13
[9]   现代化改造:职校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着力点——基于英格尔斯的人格框架理论 [J].
高长江 ;
杜连森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 (30) :22-26+59
[10]   西方国家的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传承 [J].
孙清华 .
思想教育研究, 2016, (10)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