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河流信息合作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7
作者
周洲 [1 ,2 ]
丰景春 [1 ,2 ]
张可 [1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商学院
[2] 河海大学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所
关键词
国际河流; 信息共享机制; 模式; 国际河流合作委员会; 莱茵河; 尼罗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本文针对国际河流合作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探讨国际河流信息合作机制。首先总结和分析了国际河流合作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国际河流信息合作机制内涵和研究意义,并分析了尼罗河流域倡议组织(NBI)和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ICPR)国际河流合作机构的信息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种信息合作模式的合作经验及两种合作机制的差异,从中得到启示,并对我国国际河流共同开发利用的信息合作机制提出意见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38 / 12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国际合作治理莱茵河水质的历程与经验 [J].
E.莫斯特 ;
朱庆云 .
水利水电快报, 2012, 33 (04) :6-11
[2]   国际河流开发与管理区域合作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胡文俊 ;
黄河清 .
资源科学, 2011, 33 (11) :2099-2106
[3]   尼罗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流域管理合作研究 [J].
胡文俊 ;
杨建基 ;
黄河清 .
资源科学, 2011, 33 (10) :1830-1838
[5]   尼罗河水资源之争非洲的国际法难题 [J].
洪永红 ;
刘婷 .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1, (03) :43-44
[6]   论国际河流上游国家的开发利用权 [J].
郝少英 .
资源科学, 2011, 33 (01) :106-111
[7]   论我国在国际河流开发中的问题及多维法律思考 [J].
马波 .
法学杂志, 2010, 31 (01) :139-141
[8]   莱茵河流域管理 [J].
周刚炎 .
中国三峡建设, 2005, (Z1) :85-88
[9]   莱茵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经验对长江中下游综合治理的启示 [J].
姜彤 .
水资源保护, 2002, (03) :45-50+70
[10]   莱茵河流域的防洪措施与管理 [J].
韩振中 .
中国水利, 1999, (05)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