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区域云、降水特征及降水效率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张国庆
罗生洲
马晓虹
王红莉
张加昆
周万福
肖红斌
祁栋林
机构
[1] 青海省气象局
关键词
云; 降水; 降水效率; 青海湖;
D O I
10.13866/j.azr.2008.06.008
中图分类号
P426.61 [普通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1995-2004年5~9月青海湖区域刚察、共和、天峻、海晏4站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主要降水云状和降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混合云的降水频率最高,其次是积云,层云较低;降水特征有明显的差异,降水强度、降水次数南部明显小于北部,大降水东北部多于西南部;刚察、天峻混合性降水出现频率最高,共和阵性降水最高,海晏连续性降水最高,各站降水最高频数多出现在8月;降水概率各站之间有明显差异,降水最大值多出现在7月,其次为6,8两月,低云量进入统计后,部分站出现双峰型变化特征。对积云和层状云产生的降水效率估算结果表明,高层云降水效率较高,积雨云降水效率较低,混合云降水效率在两者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851 / 8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青藏高原低云量的年际变化及其稳定性 [J].
高蓉 ;
陈少勇 ;
董安祥 .
干旱区研究 , 2007, (06) :6760-6765
[2]   青藏高原东部雨季降水量分布模型的建立 [J].
罗琦 ;
李栋梁 ;
张杰 .
干旱区研究, 2007, (06) :6766-6772
[3]   论中国干旱区湖泊研究的重要意义 [J].
胡汝骥 ;
姜逢清 ;
王亚俊 ;
孙占东 ;
李宇安 .
干旱区研究 , 2007, (02) :137-140
[4]   西北地区不同类型云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J].
陈勇航 ;
黄建平 ;
王天河 ;
金宏春 ;
葛觐铭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6) :717-727+862
[5]   夏季黄河上游边界层特征与地面碘化银催化分析 [J].
张国庆 ;
张加昆 ;
德力格尔 .
高原气象, 2004, (05) :684-688
[6]   中国地区云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刘洪利 ;
朱文琴 ;
宜树华 ;
李维亮 ;
陈隆勋 ;
白立杰 .
气象学报, 2003, (04) :466-473+517
[7]   黄河上游降水云层对流特性及降水微结构机制研究 [J].
赵仕雄 ;
德力格尔 ;
涂多彬 .
高原气象, 2003, (04) :385-392
[8]   中国西北地区云时空分布特征的初步分析 [J].
宜树华 ;
刘洪利 ;
李维亮 ;
刘煜 .
气象, 2003, (01) :7-11
[9]   青海东北部春季系统性降水高层云系微物理结构分析 [J].
赵仕雄 ;
陈文辉 ;
杭洪宗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3) :281-287
[10]   利用ISCCP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云气候特征 [J].
刘瑞霞 ;
刘玉洁 ;
杜秉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2) :22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