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部雨季降水量分布模型的建立

被引:10
作者
罗琦 [1 ]
李栋梁 [2 ]
张杰 [3 ]
机构
[1] 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雨季; 降水量; 3"数字高程; 地形因子; 地理因子; 估算模型; 青藏高原;
D O I
10.13866/j.azr.2007.06.008
中图分类号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高分辨率的3"数字高程模型资料和青藏高原东部10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5~9月份的降水资料,根据降水随高度分布将站点分为3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青藏高原40年(1961-2000年)雨季逐年降水量和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开放度等地理、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估算了青藏高原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建立的关于青藏高原降水量与诸因子之间方程的相关性显著,相对误差在20%,平均相对误差在4.4%之内,估算模型的相关系数均通过置信度为0.95的检验;并且地理地形因子对40年平均和逐年降水量分布特征的影响较为稳定,其归一化的模拟系数基本控制在±1之间,这对定量分析和评价站点稀少、地形复杂的高原降水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766 / 67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塔里木盆地2004年春季沙尘暴特征分析
    霍文
    李霞
    艾力
    王健
    赵晓川
    [J]. 干旱区研究, 2006, (02) : 210 - 215
  • [2] 青藏高原总云量的气候变化及其稳定性
    陈少勇
    董安祥
    [J]. 干旱区研究, 2006, (02) : 327 - 333
  • [3] 乌鲁木齐降水分布型及其40多年来的变化
    姜逢清
    李珍
    杨跃辉
    [J]. 干旱区研究, 2006, (01) : 83 - 88
  • [4] 西藏地区复杂地形下的降水空间分布估算模型
    舒守娟
    喻自凤
    王元
    白玛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 535 - 542
  • [5] 祁连山及黑河流域降雨量的分布特征分析
    张杰
    李栋梁
    [J]. 高原气象, 2004, (01) : 81 - 88
  • [6] “三江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董锁成
    周长进
    王海英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 713 - 720
  • [7] 青藏高原—季风水汽输送“大三角扇型”影响域特征与中国区域旱涝异常的关系
    徐祥德
    陶诗言
    王继志
    陈联寿
    周丽
    王秀荣
    [J]. 气象学报, 2002, (03) : 257 - 266+385
  • [8] 祁连山区降水资源网格场的模拟与分析
    张杰
    韩永翔
    万信
    李栋梁
    马兴祥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2) : 108 - 111+119
  • [9] 中国陆地区域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
    林忠辉
    莫兴国
    李宏轩
    李海滨
    [J]. 地理学报, 2002, (01) : 47 - 56
  • [10] 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的平均垂直环流特征
    钱正安
    吴统文
    梁潇云
    [J]. 大气科学, 2001, (04) : 444 -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