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66
作者
肖安成
杨树锋
陈汉林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断陷; 构造反转; 动力学; 中新生代; 内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内蒙东部盆地群是发育在海西褶皱基底上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目前的盆地面貌是多期次构造叠加的结果。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早-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伸展断陷盆地期、晚侏罗世末和早白垩世晚期构造反转期及晚白垩世以来的整体抬升期5个不同阶段。早-中侏罗世断陷盆地的形成与东亚板块的差异运动和深部作用有关;晚侏罗世末期的构造反转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和大洋板块的俯冲相联系;早白垩世的断陷盆地源于太平洋构造域俯冲过程中所产生的弧后深部作用;早白垩世末期的盆地反转可能是中国东部左旋走滑带作用的结果;而晚白垩世以来则属于区域性的稳定调整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0+145 +1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二连断陷盆地群伸展构造系统及其发育的深部背景 [J].
任建业 ;
李思田 ;
焦贵浩 .
地球科学, 1998, (06) :24-29
[2]  
内蒙古大青山大型逆冲推覆构造[J]. 郑亚东,G.A.Davis,王琮,B.J.Darby,华永刚.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04)
[3]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大地构造意义附视频 [J].
林强 ;
葛文春 ;
孙德有 ;
吴福元 ;
元钟宽 ;
闵庚德 ;
陈明植 ;
李文远 ;
权致纯 ;
尹成孝 .
地质科学, 1998, (02) :3-13
[4]   火山活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J].
郭占谦 .
地球科学, 1998, (01) :3-5
[5]   二连盆地断陷模型研究及其在新区评价中的应用 [J].
李正文 ;
焦贵浩 ;
董艳蕾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5) :5-10+1
[6]   内蒙古色尔腾山──大青山地区推覆构造 [J].
朱绅玉 .
内蒙古地质, 1997, (01) :41-48
[7]   中国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域的地球动力学模型 [J].
吴福元,叶茂,张世红 .
地球科学, 1995, (05) :535-539
[8]   东亚大地构造发展的重要转折 [J].
赵越,杨振宇,马醒华 .
地质科学, 1994, (02) :105-119
[9]   关于温都尔庙群内涵、时代问题的讨论及其在板块会聚带构造发展中的意义 [J].
王东方 .
地质论评, 1985, (05) :461-468
[10]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J].
马杏垣 ;
刘和甫 ;
王维襄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83, (01) :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