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口径流量和输沙量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袁祖贵 [1 ]
楚泽涵 [1 ]
杨玉珍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黄河三角洲保护与发展中心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径流量; 输沙量; 生态环境; 地球物理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后期黄河入海口的径流量减少和多次断流,这对流域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产生明显影响。特别应注意的是,与径流量减少的同时,输沙量也明显减少,致使20世纪90年代以来入海口造陆面积锐减,在1996年和1997年甚至造陆停滞、出现海侵。黄河入海口的径流量、输沙量减少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中,造陆面积的减少和海水的侵入可能关系到黄河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前途,近期则危及胜利油田的安全,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文中还探讨了用地球物理测井方法检测生态环境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山东东平湖的变迁与黄河改道的关系 [J].
喻宗仁 ;
窦素珍 ;
赵培才 ;
刘桂成 ;
张成 ;
裴放 .
古地理学报, 2004, (04) :469-479
[2]   山东小清河流域湖泊的环境变迁 [J].
张祖陆 ;
聂晓红 ;
卞学昌 .
古地理学报, 2004, (02) :226-233
[3]   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问题 [J].
楚泽涵 ;
李艳华 .
古地理学报, 2003, (04) :508-516
[4]   山东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亡原因初探 [J].
张维英 ;
韩美 ;
李艳红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224-231
[5]   黄河三角洲造陆过程中的陆域水沙临界条件研究 [J].
许炯心 .
地理研究, 2002, (02) :163-170
[6]   黄河三角洲冲淤平衡的来沙量临界值分析 [J].
李希宁 ;
刘曙光 ;
李从先 .
人民黄河, 2001, (03) :20-21+45
[7]  
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M].李殿魁等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8]  
环境地球物理学.[M].楚泽涵;任平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9]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综合管理.[M].何庆成等著;.海洋出版社.1999,
[10]  
黄河口演变规律及整治.[M].曾庆华等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