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与效率的时空演变

被引:47
作者
夏四友 [1 ,2 ]
文琦 [2 ]
赵媛 [1 ,3 ]
许昕 [1 ]
杨奎 [2 ]
赵茹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发展水平; 发展效率; 熵权TOPSIS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 榆林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10.022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运用熵权TOPSIS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2000—2013年榆林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0—2013年,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总体呈显著上升态势,大多数区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随时间推移显著提升,县域差距逐步缩小,各区县排名出现波动。(2)农业现代化发展平均综合效率较高,县域差距逐年减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效率呈现先升后降态势,而规模效率则呈现出先降后升趋势,2005年后技术效率始终高于规模效率,主导着榆林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效率。(3)2000—2013年榆林市"高—有效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空间格局呈现由北部单中心的格局向南北多中心格局演变。2000—2005年"高—无效型"区县最少,其空间格局出现由北向南转移规律。"低—有效型"区县的空间格局呈现出由西向东渐变的特征。"低—无效型"的农业现代化的空间格局出现由东部、东北部多中心结构向以东部单中心结构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 [1]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
    钟水映
    李强谊
    徐飞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7) : 145 - 152
  • [2] 宁夏农业现代化水平格局演变及空间分异
    李俊杰
    米文宝
    宋永永
    杨瑞
    周瑞瑞
    [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 23 (04) : 306 - 312
  • [3] 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三阶段DEA分析——以陕西洋县为例
    刘子飞
    王昌海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7) : 105 - 112
  • [4]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
    蒋和平
    张成龙
    刘学瑜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 36 (03) : 327 - 332
  • [5] 浙江省乡村性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陈阳
    李伟芳
    马仁锋
    李加林
    任丽燕
    [J]. 经济地理, 2014, 34 (12) : 133 - 139
  • [6] 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林正雨
    李晓
    何鹏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S3) (S3) : 319 - 322
  • [7] 毕节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
    王晋臣
    [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05) : 88 - 94
  • [8] 陕北能源开发区农村转型发展轨迹及效应解析
    文琦
    刘彦随
    [J]. 地理科学, 2014, 34 (09) : 1077 - 1084
  • [9] 基于灰色多层次模型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以哈尔滨市为例
    佟光霁
    张晶辉
    [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2 (03) : 70 - 76
  • [10]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河套灌区农业生产效率评价
    刘静
    吴普特
    王玉宝
    赵西宁
    操信春
    孙世坤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9) : 110 -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