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一定会导致“非粮化”吗?——基于全国1740个种植业家庭农场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115
作者
张宗毅 [1 ,2 ]
杜志雄 [1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流转; 非粮化; 机械化; 劳动生产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近年来,土地流转导致"非粮化"进而影响粮食安全的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担忧。本文运用全国1740个种植业家庭农场数据进行定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非粮作物与粮食作物在劳动生产率上存在的显著差异,使得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的经营规模较小时,非粮化的比例较高,而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非粮作物种植比例显著下降,土地经营规模较大的样本更倾向于较高比例种植粮食作物。因此,本文认为,在严格监管耕地用途前提下,无须过度担心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所导致的"非粮化"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土地流转“非粮化”必须遏制[N]. 陈相花.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4 (007)
[12]  
非农非粮化倾向必须遏制[N]. 刘建华.人民日报. 2014 (020)
[13]  
皖流转土地“非粮化”明显[N]. 陈先发,姜刚,徐海涛.新华每日电讯. 2011 (006)
[14]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015
[15]   农户转入耕地及其“非粮化”种植行为与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河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 [J].
易小燕 ;
陈印军 .
中国农村观察, 2010, (06) :2-10+21
[16]   农户多目标种植决策模型与目标权重的估计 [J].
刘莹 ;
黄季焜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148-157+160
[17]   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 [J].
刘振伟 .
农业经济问题, 2004, (12) :8-13
[18]   再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兼评当前流行的“土地规模经营危害论” [J].
梅建明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9) :31-35
[19]   农户粮田规模经营效率:实证分析与若干结论 [J].
黄祖辉 ;
陈欣欣 .
农业经济问题, 1998, (11) :3-8
[20]   土地政策:从小规模均田制走向适度规模经营 [J].
韩俊 .
调研世界, 1998, (05)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