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页岩含气性主控地质因素——以辽河西部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为例

被引:30
作者
党伟 [1 ,2 ]
张金川 [1 ,2 ]
黄潇 [1 ,2 ]
李晓光 [3 ]
陈前 [1 ,2 ]
孙睿 [1 ,2 ]
薛冰 [1 ,2 ]
韩双彪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页岩气勘查与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3]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沙河街组三段; 陆相页岩气; 形成条件; 含气性; 主控地质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辽河西部凹陷沙河街组三段页岩为研究对象,在有机地化、岩石矿物组成、扫描电镜、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以及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陆相页岩气形成条件,并着重探讨了陆相页岩含气性主控地质因素以及海、陆相页岩气发育条件差异。研究表明,辽河西部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泥页岩具有沉积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多样、热演化程度较低、储集物性好以及含气量高等特点,具备陆相页岩气形成的基础地质条件;此外,页岩的含气性还受到泥页岩有机组成、无机组成和孔隙等内在因素以及温度、压力和埋藏深度等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吸附态天然气受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岩石矿物组成以及温度、压力和深度的影响,表现为吸附气量与有机碳含量、黏土矿物、压力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黏土矿物组成中又以伊/蒙混层的影响为主;与有机质成熟度、碳酸盐矿物含量、温度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埋藏深度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游离态天然气主要受到泥页岩孔隙度大小的影响,表现为孔隙、裂缝越发育,页岩孔隙度越高,游离气量也就越高,其中孔隙发育程度与有机质成熟度以及黏土矿物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石英、长石及碳酸盐矿物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有机碳含量关系不明显;裂缝的发育则更多地受到构造应力、岩石矿物组成、岩石力学性质、黏土矿物脱水收缩、成岩作用等内、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通过对比海相和陆相页岩气形成条件后发现,烃源岩成熟度的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陆相和海相页岩的含气潜力,并可能进一步影响低成熟度条件下陆相页岩气的赋存方式,即溶解气对于陆相页岩气而言可能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516 / 153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41]   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 [J].
张金川 ;
金之钧 ;
袁明生 .
天然气工业, 2004, (07) :15-18+131
[42]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格架概念及模式 [J].
顾家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4) :6-10+108
[43]   南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及其成因的初步探讨 [J].
姚光庆 ;
李蕙生 .
地球科学, 1991, (05) :549-556
[44]  
Barnett Shale gas-in-place volume includingsorbed and free gas volume. MATT M. AAPG Southwest Sec-tion Meeting . 2003
[45]   辽河裂谷盆地断裂演化序次和油气藏形成模式 [J].
陈义贤 .
石油学报, 1985, (02)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