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排放情景下人为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被引:9
作者
刘红年
张力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排放情景; 人为气溶胶; 气溶胶气候效应; RIEMS2.0;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70602 ;
摘要
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IEMS2.0(Regional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del System)和2006年以及2020年三种排放情景下的排放资料,研究了2006年气候背景下的人为气溶胶的浓度分布特征及辐射效应,估算了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人为气溶胶的主要成分硫酸盐、硝酸盐、黑碳、有机碳(含二次有机碳)的综合气候效应.结果表明:(1)2006年中国地区人为气溶胶浓度硫酸盐>有机碳>硝酸盐>黑碳,其区域柱浓度平均值分别为6.0、4.0、1.3和0.3mg/m2.(2)2006年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碳和黑碳的平均辐射强迫分别为-1.32、-0.60、-0.40和0.28W/m2.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碳的负辐射强迫超过黑碳的正辐射强迫,人为气溶胶总辐射强迫为-1.96W/m2.(3)人为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及引起的地面气温变化对排放源非常敏感,未来采取不同排放政策导致的人为气溶胶的含量及辐射效应有较大差异.在未来排放增加的情景下,各区域的气溶胶浓度、辐射强迫、气温下降幅度和降水减少幅度也相应加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867 / 18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A Modeling Study of the Climate Effects of Sulfate and Carbonaceous Aerosols over China[J]. 刘红年,张力,吴涧.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06)
[2]  
A Modeling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Carbonaceous Aerosol on the Climate in East Asia[J]. 张华,王志立,郭品文,王在志.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9(01)
[3]  
Characteristics of Anthropogenic Sulfate and Carbonaceous Aerosols over East Asia: Regional Modeling and Observation[J]. William L. CHAMEIDES,Robert E. DICKINSON.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8(06)
[4]   外强迫因子变化在2003年夏季旱涝预测中的作用 [J].
柳艳香 ;
郭裕福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4) :1001-1005
[5]   东亚地区春季黑碳气溶胶源排放及其浓度分布 [J].
张美根 ;
徐永福 ;
张仁健 ;
韩志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1) :46-51
[6]   近五年来东亚春季黑炭气溶胶分布输送和辐射效应的模拟研究 [J].
吴涧 ;
符淙斌 .
大气科学, 2005, (01) :111-119
[7]   区域气候模式RIEMS对东亚气候的模拟 [J].
熊喆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2) :251-260
[8]   530年来中国东部旱涝分区及北方旱涝演变 [J].
朱亚芬 .
地理学报, 2003, (S1) :100-107
[9]  
Analysis of Simulated Heavy Rain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During 11-30 June 1998 Using RIEMS[J]. 熊喆,王淑瑜,曾昭美,符淙斌.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05)
[10]   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区域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J].
周秀骥 ;
李维亮 ;
罗云峰 .
大气科学 , 1998, (04) :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