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EI的贵州省分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22
作者
王盈盈 [1 ]
王志良 [1 ]
张泽中 [1 ]
李艳玲 [2 ]
机构
[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B-G分割法; SPEI; 干旱; 贵州省;
D O I
10.13522/j.cnki.ggps.20180546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干旱对贵州省水循环及水资源管理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科学合理地认识干旱时空演变对抗旱减灾及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方法】利用贵州省18个气象站点1960—2012年逐月降水和平均气温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评估干旱,采用M-K趋势检验、B-G分割法、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法ESMD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分析了贵州省分区分时段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贵州省月、季和年尺度SPEI序列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夏季和冬季SPEI序列变化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且20世纪60—90年代,贵州省各分区干湿变化具有较强的一致性,21世纪各分区的干湿变化不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以黔西北年SPEI为例,基于ESMD分解法得到3个模态分量IMF和1个趋势项R,从R看出干旱指数整体上呈波动"减小-增大"趋势,分析IMF1-IMF3振荡可得黔西北地区干旱具有2.1、7.6和26.5 a的周期特征,且年代际周期26.5 a在干旱变化中起主导作用,ESMD法在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周期及趋势分析中应用效果较好;依据B-G分割法检测结果,得到1960—1986年、1987—2003年和2004—2012年3个研究时段,2004—2012年黔西北地区的冬旱强度和黔西南地区的春旱频率达到最大,分别为1.82和77.78%,2004—2012年四季干旱强度明显增大,且1986—2012年贵州省高强度干旱呈现由北向南转移趋势,1960—2003年四季干旱高频区呈现由东南向西北转移趋势,1960—2012年各分区四季干旱频率呈现增加趋势。【结论】贵州省各分区呈干旱化趋势,且干旱频率和强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基于MODIS数据的滇中地区干旱监测
    玉院和
    王金亮
    李晓鹏
    [J]. 灌溉排水学报, 2018, 37 (11) : 91 - 98
  • [2] 基于SPEI的1960—2015年江汉平原旱涝规律分析及预测
    郭树龙
    温季
    姜新
    [J]. 灌溉排水学报, 2018, 37 (09) : 108 - 115
  • [3] 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的北京市降水特征分析
    段志鹏
    李继清
    [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 (03) : 17 - 21
  • [4]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下西安高温天气的趋势特征
    李双双
    延军平
    孔锋
    高文兰
    王娟
    赵怡
    [J]. 地理研究, 2018, 37 (01) : 209 - 219
  • [5] 基于SPI的河南省冬小麦生育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朱玲玲
    张竟竟
    李治国
    张延伟
    梁春玲
    [J]. 灌溉排水学报, 2018, 37 (05) : 51 - 58
  • [6] 近55年贵州省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张波
    谷晓平
    古书鸿
    胡家敏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7, 28 (03) : 20 - 26
  • [7] 7种气象干旱指数的中国区域适应性
    杨庆
    李明星
    郑子彦
    马柱国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47 (03) : 337 - 353
  • [8] 贵州省近55年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张勇荣
    马士彬
    闫利会
    [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 34 (01) : 40 - 44
  • [9] SPEI及SPI指数在滇西南地区干旱演变中的对比分析
    赵平伟
    郭萍
    李立印
    舒珺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01) : 142 - 149
  • [10] 基于SPEI和NDVI的中国流域尺度气象干旱及植被分布时空演变
    王兆礼
    黄泽勤
    李军
    钟睿达
    黄文炜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14) : 177 -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