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基于SPI的河南省冬小麦生育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14
作者:
朱玲玲
[1
]
张竟竟
[2
]
李治国
[1
,3
]
张延伟
[1
]
梁春玲
[1
]
机构:
[1] 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
[2] 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冬小麦;
D O I:
10.13522/j.cnki.ggps.2017.0041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4 ;
0901 ;
摘要:
【目的】探索以SPI监测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时空变化、发展趋势和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方法】基于1961-2015年河南省17个站点的逐月气象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定量分析了河南省冬小麦生育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生育前期干旱发生频率在24.1%37.0%之间变化,固始和驻马店最低,三门峡和新乡最高;分蘖期干旱发生频率在18.5%31.5%之间,开封最低而卢氏最高;返青—抽穗—成熟期干旱发生频率在27.8%38.9%之间,商丘、西华和信阳最低而宝丰最高;全育期干旱发生频率在24.1%38.9%之间,固始最低、孟津最高。未来河南省冬小麦生育前期、返青—抽穗—成熟期以干旱为主;分蘖期、全育期以湿润化为主。河南省返青—抽穗—成熟期和全育期干旱对冬小麦气候产量的影响较大。【结论】生育前期和返青—抽穗—成熟期未来呈干旱化趋势,应采用针对性措施及时灌溉,有效应对干旱和保障小麦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