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淮河上游冬小麦生长关键期旱涝灾害阈值研究
被引:6
作者:
尹周祥
[1
,2
]
高超
[3
]
李学文
[1
]
阮甜
[1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江淮流域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中心
[3]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来源:
关键词:
SPI;
冬小麦;
生长关键期;
旱涝灾害阈值;
淮河上游;
D O I:
10.13522/j.cnki.ggps.2017.07.018
中图分类号:
S42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4 ;
0901 ;
摘要:
利用淮河上游地区1961-2015年13个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计算冬小麦生长关键期(2、3、4月)1个月尺度及3个月尺度SPI值,结合冬小麦产量数据,确定生长关键期对产量灾损率影响的具体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降水量变化及旱涝灾害空间分布,建立了SPI值与产量灾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生长关键期(SPI3)和4月(SPI14)SPI值均与产量灾损率相关性程度高,分别通过0.01和0.05显著性水平检验;2个时段降水量变化整体呈减少趋势,且旱涝灾害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2)当SPI3值和SPI14值分别为-2.23和-1.82时,达到决定发生旱灾时产量灾损的阈值;(3)SPI3值和SPI14值与产量灾损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82,在典型涝灾年,SPI值与产量灾损率具有线性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