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管制、流动性错配和企业高额现金持有——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34
作者
于泽 [1 ]
钱智俊 [2 ]
方庆 [3 ]
罗瑜 [4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3]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4] 不详
关键词
企业现金持有; 数量管制; 流动性错配; 货币政策框架;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7.02.007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企业存款大幅攀升,已经成为我国货币量高速增加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因此,探讨企业持有高额现金的原因可作为理解中国货币高速增长、盘活货币存量的关键切入点。本文从深层次的货币政策框架入手,通过对理论和上市公司实际数据两方面的分析发现,2009年货币政策重拾合意信贷规模,导致中国企业持有现金在2010年之后出现一个一次性趋势性上升。前期相关研究普遍忽略了这个数据的结构变化,将2010年前后的数据统一进行实证分析,容易导致有偏的估计。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规避合意信贷规模导致的影子银行业务使得大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从而积累了更多的现金,出现规模不经济。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下,由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与投资机会无关,就会导致出现流动性错配,从而使得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脱离,金融空转。因此,要盘活货币存量,关键是逐步放弃贷款规模窗口指导等数量管制手段,推动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模式向价格型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8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中国货币性质再检验与通货膨胀成因 [J].
于泽 ;
罗瑜 .
管理世界, 2013, (10) :19-34
[2]   货币政策、资产可抵押性、现金流与公司投资——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李青原 ;
王红建 .
金融研究, 2013, (06) :31-45
[3]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J].
吕宗元 ;
宁凯 ;
许晓军 .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16 (07) :21-23
[4]   银行股权关联、货币政策变更与上市公司现金管理 [J].
陈栋 ;
陈运森 .
金融研究, 2012, (12) :122-136
[5]   终极控制权、法制环境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 [J].
俞红海 .
南方经济, 2012, (11) :55-66
[6]   终极控制人、多元化战略与现金持有水平 [J].
王福胜 ;
宋海旭 .
管理世界, 2012, (07) :124-136+169
[7]   货币政策立场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2000—2010) [J].
张雪兰 ;
何德旭 .
经济研究, 2012, 47 (05) :31-44
[8]   信息不对称对沪深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 [J].
雷志威 ;
欧阳瑞 .
财会月刊, 2011, (36) :3-5
[9]   政府质量、终极产权与公司现金持有 [J].
陈德球 ;
李思飞 ;
王丛 .
管理世界, 2011, (11) :127-141
[10]   控股股东道德风险与公司现金策略 [J].
罗琦 ;
胡志强 .
经济研究, 2011, 46 (02) :12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