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被引:16
作者
吴毅
刘罡
机构
[1]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神经系统; 损伤后; 功能恢复; 急性期;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损伤区; 功能重组; 神经元; 神经组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1 [神经病学]; R49 [康复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5 ;
摘要
<正>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动态变化以适应不断改变的内外环境的特性,这一特性体现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动物的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以及体现在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代偿和修复过程中,并且神经可塑性作为一项基础理论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84 / 286+250+264 +2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脑损伤及功能重组的研究 [J].
廖维靖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 (03) :195-196
[2]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脑的结构可塑性的影响 [J].
贾子善 ;
李聪元 ;
闫桂芳 ;
赵振彪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4, (10) :61-63
[3]   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理论(二) [J].
缪鸿石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1996, (01) :1-5
[4]  
脑卒中的康复医疗[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茂斌主编, 2006
[5]   Motor cortex activation during treatment may predict therapeutic gains in paretic hand function after stroke [J].
Dong, Yun ;
Dobkin, Bruce H. ;
Cen, Steven Y. ;
Wu, Allan D. ;
Winstein, Carolee J. .
STROKE, 2006, 37 (06) :1552-1555
[6]   Anterior-posterior ground reaction forces as a measure of paretic leg contribution in hemiparetic walking [J].
Bowden, MG ;
Balasubramanian, CK ;
Neptune, RR ;
Kautz, SA .
STROKE, 2006, 37 (03) :87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