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知识产权与出口企业创新:基于美国337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13
作者
庄子银
李宏武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贸易; 知识产权; 出口企业创新; 337调查;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8.04.007
中图分类号
F752.62 [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开放的贸易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同时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活动。由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地域性特征和有条件的国民待遇原则,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创新活动存在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是当出口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时,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激励企业创新,以强化对出口市场的占有;二是当出口企业缺乏持续创新的能力时,由贸易制度获得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因为国外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而丢失,从而抑制了出口创新活动。由于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在转型期获得的技术储备大多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因此在面对国外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环境时,必然面临更大的压力。然而这一压力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创新活动是激励还是抑制却并没有文献进行研究。文章基于《中国工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中的企业数据,使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了美国337调查对中国出口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分析发现:(1)337调查对中国出口企业创新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从OECD技术分类标准出发,337调查对高技术企业的激励作用要大于中高和中低技术的企业;(3)337调查对1998年之后开业的新企业存在着明显的激励作用,而对1998年之前开业的老企业而言,激励大小和显著性水平都不如新企业;(4)从控股的资本来源上看,337调查对在华外资控股的企业存在显著的激励作用,而对本地中资企业的激励作用相对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7+136 +13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出口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来自企业专利数据的经验研究 [J].
李兵 ;
岳云嵩 ;
陈婷 .
世界经济, 2016, 39 (12) :72-94
[2]   美国“337调查”历史及中国遭遇知识产权壁垒原因分析 [J].
余乐芬 .
宏观经济研究, 2011, (07) :35-40+76
[3]   美国对华337调查的现状与政治经济学分析 [J].
吴郁秋 .
国际经贸探索, 2008, (10) :53-57
[4]   美国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中美“337争端” [J].
唐晓云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 (02) :117-122
[5]   美国对华337调查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J].
廖秀健 .
商业时代, 2006, (04) :70-71+80
[7]  
创新、模仿、知识产权和全球经济增长[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庄子银, 2009
[8]  
知识产权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吴汉东主编, 2005
[9]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THE INDUSTRIAL COMPOSITION OF MULTINATIONAL ACTIVITY [J].
Ivus, Olena ;
Park, Walter ;
Saggi, Kamal .
ECONOMIC INQUIRY, 2016, 54 (02) :1068-1085
[10]  
Innovation, Exports, and Productivity: Learning and Self-Selection in Chile[J] . Claudio Bravo-Ortega,JoseMiguel Benavente,álvaro González.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 2014 (su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