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37调查”历史及中国遭遇知识产权壁垒原因分析

被引:32
作者
余乐芬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壁垒; “337调查”;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1.07.005
中图分类号
F204 [科学技术管理]; F752.02 [贸易保护];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20206 ;
摘要
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假知识产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知识产权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日渐凸显,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知识产权壁垒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整理了美国"337调查"的历史数据,对知识产权壁垒的典型代表"337调查"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分析了造成中国成为"337调查"涉案国家首位局面的国内、国外两方面的原因,从而为今后政府、行业协会和出口企业不同层面应对知识产权壁垒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76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美国“337”条款与我国企业对策研究 [J].
靳晓东 .
中国市场, 2009, (06) :150-151
[2]   337调查中下游产品厂商的抗辩规则 [J].
杨迅 .
知识产权, 2007, (06) :86-90
[3]   美国关税法“337条款”与TRIPs协议 [J].
廉思 ;
万勇 .
知识产权, 2006, (03) :86-90
[4]   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有关问题研究 [J].
陈福利 .
国际贸易, 2006, (05) :59-63
[5]   美国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中美337争端 [J].
唐晓云 .
世界经济研究, 2006, (03) :34-38+33
[6]   美国337条款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威胁 [J].
王亚星 .
WTO经济导刊, 2004, (12) :41-44
[7]   中美贸易逆差与美国贸易保护的转变 [J].
穆良平 ;
张静春 .
国际经济评论, 2004, (05) :48-51
[8]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美国关税法337条款调查 [J].
周孜冶 ;
廖圣强 ;
陈炽 ;
Hamilton Loeb .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4, (08) :49-53
[9]   美国关税法337条款对厂商的制裁力 [J].
黄峻峰 ;
韩逸菲 .
国际贸易, 1996, (07) :38-38
[10]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2 Lai,E. Journal of Economic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