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后初中生创伤后成长状况及相关因素

被引:20
作者
张金凤 [1 ]
史占彪 [2 ,1 ]
赵品良 [1 ]
王力 [2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试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创伤后成长; 心理韧性; 社会支持; 大五人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后初中生的创伤后成长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汶川地震后3年,对地震灾区1665名初中生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儿童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问卷(CSPSSQ)、简明大五人格量表(Mini-IPIP)进行调查。结果:少数民族、住校、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学生PTGI总分高于汉族、走读、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学生(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PTGI总分和他人关系、个人力量因子得分正相关;心理韧性总分与PTG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β=0.53,0.37,0.53,0.55,0.42,均P<0.05);社会支持总分与PTGI总分及他人关系、新可能性、欣赏生活因子得分正相关(β=0.14,0.19,0.10,0.11,均P<0.05);简明大五人格量表的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因子得分与PTGI总分均呈正相关(β=0.07,0.10,0.06,0.08,均P<0.05),神经质因子得分与PTG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不相关。结论:初中生的心理韧性、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以及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人格特质可能有助于产生创伤后成长。
引用
收藏
页码:357 / 3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地震后青少年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 [J].
杨凡 ;
林沐雨 ;
钱铭怡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 (05) :614-617
[2]   社会支持对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的研究述评 [J].
阴山燕 ;
王雪艳 ;
张丽萍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23 (06) :38-41
[3]   创伤后成长量表在经历汶川地震初中生中的修订与初步应用 [J].
高隽 ;
王觅 ;
邓晶 ;
钱铭怡 ;
刘晓辉 ;
何琴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 (02) :126-130
[4]   创伤后成长:概念、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J].
涂阳军 ;
郭永玉 .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 (01) :114-122
[5]   创伤后成长:5·12地震创伤的新视角 [J].
张倩 ;
郑涌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3) :623-630
[6]   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 [J].
于肖楠 ;
张建新 .
心理科学, 2007, (05) :1169-1171
[7]   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 [J].
于肖楠 ;
张建新 .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05) :658-665
[8]  
Predicting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Hurricane Katrina survivors living with HIV: 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social support, and PTSD symptoms[J] . Roman Cieslak,Charles Benight,Norine Schmidt,Aleksandra Luszczynska,Erin Curtin,Rebecca A. Clark,Patricia Kissinger.Anxiety, Stress & Coping . 200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