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集群行为的动员与组织机制

被引:53
作者
张书维 [1 ,2 ]
王二平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集群行为; 动员机制; 组织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群体性事件指部分群众与当地党政部门或强势社会集团的对抗性冲突。是当下我国典型的集群行为。社会心理学对集群行为动员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群体相对剥夺、群体认同、群体(愤怒)情绪和群体效能;对集群行为组织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速生规范、谣言和去个体化。其中,群体愤怒和群体效能既属于动员机制,同时又在组织机制中发挥作用。这些因素之间有待于进一步整合,以期对现阶段我国社会频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因素进行解释和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730 / 174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J]. 弯美娜,刘力,邱佳,杨晓莉.心理科学进展. 2011(05)
[2]   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 [J].
张书维 ;
王二平 ;
周洁 .
公共管理学报, 2010, 7 (03) :95-102+127
[3]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J].
于建嵘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6) :114-120+160
[4]   群体相对剥夺前因及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基于汶川地震灾区民众调查的实证研究 [J].
张书维 ;
周洁 ;
王二平 .
公共管理学报, 2009, 6 (04) :69-77+126
[5]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鼎新著, 2006
[6]  
乌合之众[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法) 勒庞, 2004
[7]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88
[8]   Does group efficacy increase group identification? Resolving their paradoxical relationship [J].
van Zomeren, Martijn ;
Leach, Colin Wayne ;
Spears, Russell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0, 46 (06) :1055-1060
[9]   Why Do Students Strike? Direct and Indirect Determinants of Collective Action Participation [J].
Giguere, Benjamin ;
Lalonde, R. N. .
POLITICAL PSYCHOLOGY, 2010, 31 (02) :227-247
[10]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Identity in Times of Dramatic Social Change: The Case of Nurses[J] . RoxaneDe La Sablonnière,FrancineTougas.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 2008 (9)